美文网首页
《清嘉录》从古人节日习俗中评信阳、南阳两地的差异

《清嘉录》从古人节日习俗中评信阳、南阳两地的差异

作者: 时寸光 | 来源:发表于2023-02-27 22:35 被阅读0次

《清嘉录》从古人节日习俗中评信阳、南阳两地的差异

24节气和各种传统民俗、民间的流行活动,在《清嘉录》都有记录呢。这些流传之今仍然存在的许多传统文化节日,原来在古代就有了,如此想来,挺欣喜的。同时希望一些丢掉的文化传统,还能有恢复的一天。这样我们的传承就更完整了。

迎春立春时节,乡人有打春节的习俗。这个习俗现在仍有被提及,在一些民俗文化活动中还有演习,但已经不常见了。

在年坟在南阳还在盛行。大年三十或提前几天,会带着酒去上坟。在信阳地区一般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晚,全族老少全出动去给祖坟送灯,用纸糊小灯笼,用红白小蜡烛点亮老坟山。其实民俗是分地域的,会有一些小差别。南阳没有元宵节送灯之说,但有放孔明灯许愿的习俗。信阳没有上年坟的习俗,但有给祖坟送灯亮的习俗。

拜年:信阳是大年三十过年,中午的年饭较隆重。年饭之后基本上就算过完旧年了,准备在初一凌晨迎新年。初一早晨要吃饺子,吃完后由大人领着孩子,挨家挨户去拜年,说着祝福的话语,彼此庆贺新年。初一主要是拜户族和邻居,初二回娘家,初三至十五之间要把所有亲戚家走一遍,互相拜年。而且是你来我往,要把新年的第一趟登门拜访和庆贺新年互送一遍。南阳的不同之处是,大年三十没啥动静,正月初一才是过大年,早晨吃饺子,中午也不隆重,晚上的年夜饭会比较丰盛。初一也会互相走动,但不会全村挨家挨户互相拜年。初二也是回娘家,后面是走亲戚。但不是互相登门拜年,一般是姑娘家给娘家的亲戚拜年送礼品,但不需要回礼和回拜。

过年时节的迎新年放鞭炮,吃年饭放鞭炮等习俗,在各地都是一样的。只是近些年开始禁燃鞭炮,传统习俗为环境保护让路了。

上元灯市现在也不怎么搞了,以前是最热闹非凡的一天,举家老小出门去看灯,以及送河灯许愿等。我小时候的乡下,小孩子会在正月十五前后的几天夜里,会打着灯笼出来跟小朋友玩灯。家家大门廊柱上也会挂灯。

正月十六拜观音,清明上坟,三月看赶庙会,谷雨看牡丹,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

从《清嘉录》中,把古人的节日和习俗又回顾了一遍,好多小习俗已经不流行了,有些习俗还在保持着。从古人的书中读到记载,有一种文化找到了出处的快乐,心里蛮欢喜的。24节气近些年人们更加重视了,会在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上互相传播和庆祝。我觉得这些好传统,及时令养生和节日活动、游戏都应该保护和流传起来,丰富一下大家的生活和文化氛围。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相关文章

  • 冬至吃饺子了吗?

    今天冬至。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曾是古人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清嘉录》中记载“冬至大如年”...

  • 沙上民俗之正月初五“迎财神”

    农历正月初五,沙上地区有“抱路头”的习俗。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抱路头”的...

  • 南阳信阳初印象

    因工出差次数较少,此次南阳、信阳行,时间安排非常紧凑。先飞至郑州,再和总部老师汇合,包车一起去南阳、信阳,为了更深...

  • 夜读木心诗几首

    前几日听苏州民俗讲座,老师提到一本清人写的关于苏州民俗的书,《清嘉录》。上网一搜,发现木心先生写过两首叫做《清嘉录...

  • 节日习俗

    没出国之前,对任何节日都嗤之以鼻。想吃什么有什么嘛,就是惯的。出国之后反而特别遵循古训,主要是关于吃什么的祖训,别...

  • 节日习俗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及传承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

  • 2019-07-20

    南阳嘉古除疤

  • 评诗英华

    近日带着妹妹读书,有感于古人评诗之才,特将菁华录之于下。 《淮南子》《史记》《文心雕龙》并录一则,国...

  • 冬至快乐,温暖相随

    今天是冬至,很多地方都有过节的习俗。不过我家乡没有过这个节日的习俗,所以没有感觉和以往有多大差异,于是安心去给学生...

  • 清明时节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因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嘉录》从古人节日习俗中评信阳、南阳两地的差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uk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