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
-唐代 ·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作为张九龄最有名的诗篇,这首《望月怀远》在我看来,是最具有盛唐气质的代表作。首联就颇具盛唐的开阔气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很擅长描写自然风景。他的山水诗被看做是盛唐山水诗成熟的标志。
《望月怀远》跟初唐山水诗比起来,张九龄笔下的山水风光,在雄浑宏大的气象之下,又蕴含了深沉幽远的情思。“海上生明月”,一下子就在我们面前铺开了一幅壮美的画面,明月当然是自古以来诗歌最钟爱的意象之一,但将明月置于一望无际的云海之间,如此宽广的视线和胸怀倒真是有大唐气魄的。
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一开篇也是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仿佛已经开启了盛唐的序幕,到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再到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一轮明月就这样从亭台楼阁的狭小庭院中,走向了波涛汹涌的江河湖海,甚至走向了茫茫边塞大漠,盛唐的豪迈足音就这样自信而稳健地向我们走来了。
但,一味的豪迈并不是张九龄的气质,在这幅山水画卷上先大胆“泼墨”之后,第二联,情调突然显得柔美婉转起来,这一轮冉冉升起的海上明月,引发的是亘古不变的相思:“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我真是喜欢“遥夜”和"竟夕“这两个词。遥是遥远的意思,遥夜就是长长的夜。
从空间的距离之远延伸到时间之漫长,我们好像能够看到时间的钟摆或者滴漏,在一点点、一步步计算着时间缓慢而艰难的挪动。南朝著名的诗人谢灵运也用过这个词:“遥夜明月鉴帷屏。”失眠的漫漫长夜,眼睁睁地看着月亮一点点地从东边升起,又一点点地从西边降落。如果月亮是也有脚的,那么它迈出的每一步,都是重重地踩在了失眠人的心上。通常而言,我们总是嫌时间过得太快,而生命又太短暂。
但对于两地相思的人来说,每一个夜晚都是“遥夜”,都是怎么熬都熬不到头的折磨,这怎么不叫人心生幽怨呢?“竟夕”就是整夜、通宵的意思。”竟夕起相思”,月亮每挪动一步,相思就更深一层,幽怨就更多一分。一方面,怨夜晚太漫长,另一方面,却又宁可睁着眼睛独自守到天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