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常识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节气:小寒,小寒节气常常是一年最冷的一个节气,常常要比大寒时节要冷,民间有谚:“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老话说“小寒时节有3怕”,为什么要怕?看看有道理么!
一、小寒怕天暖
在古人看来,小寒节气到来,天气该冷不冷,到春天天气该暖不暖,都说明气候反常,反常的气候意味着风不调雨不顺、粮食歉收,年景不好。
故此,到了小寒节气,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害怕出现天气暖和的反常气候,希望天气该冷就冷,风调雨顺,才有利于五谷丰登。
二、小寒怕无雪
民间有谚:“小寒无雨,小暑必旱”,“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干裂”,表示在小寒节气这经常降雪的时段,无雨无雪,意味着到了接下来新一年对应的小暑节气,容易发生伏旱,这在古人看来可不是好兆头。
因此,在古代,人们希望这个时候天寒地冻有降雪,为农业丰收助力,期盼庄稼有一个好收成。
三、小寒怕打雷
因为我国冬季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冷空气为主导,一般强盛的暖湿气流不容易行成,故此,出现雷打冬的现象比较罕见。民间有谚:“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意思是说,出现这种天气忽冷忽热的情况,突然气温骤降,用养殖的家畜都会被冻病冻死,比喻天气寒冷程度,提醒人们要提前做好防寒保暖准备,应对极寒天气的到来。
以上说法都是古人的经验总结,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我们要认识到这些说法的局限性,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们,并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继续深入研究和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