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5岁的时,第一次到理发店里理发。理发师是一个有点粗鲁的中年人。
那时,小孩子对于理发没有概念,等在大镜子前坐定,理发师在他身上盖上一块大布,把手和脚都盖在下面,又在他脖子上系上一块毛巾,勒得紧紧的,然后再从身旁的架子上拿起大剪刀,咔嚓咔嚓两下,看到这些的孩子,顿时吓得脖子都缩了起来。
开始理发了,他仍然是缩着脖子,一副紧张的样子,那理发师,也觉得拿捏的很,刚开始态度还可以,对小孩子说:“低一下头,偏偏头……”后来,便没了耐心。
小孩子这边呢!刚开始是好奇,然后是恐惧,然后看到理发师的态度越来越恐惧,越是恐惧,越是紧张,越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好似听不懂理发师的话,越让他低头,他越是夹着头。
我呢,在一旁看的着急,一方面是怕孩子理了一半哭着不理,一方面又怕,理发师理的不顺手,再来凶孩子,孩子以后不再来理发店理发。
终于,理发师发飙了:“让你别动,你怎么那么不听话?再动,就把你的头皮割烂了。”
孩子终于一动不动,在紧张与僵持中理完了头发。
也终于从那以后,他说什么也不再进那家理发店了。
理发师对于小顾客,也许应该态度好一点罢了,毕竟他们还小,不懂配合。
我们来看看文人笔下的“理发”。
剃头这景象中是觉得只有剃头司务一个人,被剃的人暂时变成了一件东西,因为它无声无息,呆若木鸡,全身用白布包裹,只留出毛毛草草的一个头,而这头又被操纵在剃头司务之手,全无自主之权。我很同情这被剃头者:那剃头司务不管耳、目、口、鼻,处处给他抹上水,涂上肥皂,弄得他淋漓满头;拔他的下巴,他只得扬起头来;拉他的耳朵,他只得旋转头去。人在被剃头的时候暂时失去了人生的自由,而做了被人玩弄的傀儡。
——节选自丰子恺《野外理发处》
理发匠挨你坐定之后,便伸胳膊挽袖相度你那一脑袋的毛发,对于毛发所依附的人并无兴趣。一块白绸布往你身上一罩,不见得是新洗的,往往是斑斑点点的如虎皮宣。随后是一根布条在喉咙处一勒。当然不会致命,不过箍的也就够紧,如果是自己的脖子,大概舍不得用那样大的力。头发是以剪为原则,但是附带着生薅硬拔的却也不免,最适当的抗议,是对着那面镜子拧眉皱眼的做个鬼脸,而且希望他能看见。他总觉得你的脑袋的姿势不对,把你的头扳过去,以求适合他的刀剪。
据说理发匠学徒的时候是用一个带茸毛的冬瓜来做试验的,有事走开的时候便把刀往冬瓜上一剁,后来出师服务,常常错认人头仍是那个冬瓜。
——选自梁实秋《理发》
哈哈,理发是不是很有趣?你的理发有哪次比较难忘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