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读:
40亿部手机和20亿台计算机连接到一个遍布全球的紧密“大脑皮层”中,其中还有数十亿周边芯片,以及从照相机、汽车直到卫星的附属设备。我们生活的新平台。它是国际性的,并且永不停止工作。以如今的技术普及速度看来,我预计到2025年,地球上每个公民都将使用这个平台。每个人都处在平台之中,或者说,人人都是这个平台。
资源的分配和如今的现实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资源最匮乏的人也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
这个不完美的互联网实时覆盖510亿公顷的地面,触及150亿的机器,占据40亿人类的心智,消耗地球上5%的电能,以非人类的速度运行,在白天的一半时间里追踪我们,并且是货币的主要流通渠道。这个组织的规模已经大幅超越了我们目前建造的最大的系统,即各类城市。
事实上,就像温度和压力慢慢升高,当这些事情持续稳定地发展,我们会到达一个拐点,或是一个复杂的临界点,在这里,变化是不连续的。于是相变发生了——我们会突然处在全新的阶段。那是一个具有新常态的不同世界。
我们正处在这个过程的开始,那个不连续的变化刚刚露出一些端倪。我们的新型超级网络是一股持久变化的浪潮,不断推动着我们的各种新需求和新欲望。我们完全无法预测30年后身边都有哪些产品、品牌和公司。这些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机遇和命运。
未来30年,霍洛斯将沿着与过去30年同样的方向挺进,那就是:更多的流动、共享、追踪、使用、互动、屏读、重混、过滤、知化、提问以及形成。我们正站在开始的时刻。
已经开始。当然,也仅仅是个开始。
读后思考:
终于读完了这本《必然》,未来已来,我们身处其中却难以自知,这个时代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你努力,但你不在风口上;你聪明,但你不在潮流中;知道趋势,意味着已经胜利在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