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的《放学后》,买了很久,终于一鼓作气看完了。
书的腰封上有一段话,是我兴趣的根源——“《放学后》里,我想写的是出于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动机而行凶的故事。——东野圭吾”
所以从头到尾都很好奇整件事情的动机。得知真相的时候我反而有些,失望。
可能因为我也还是属于“青春期少女”那一类,所以看起来觉得顺理成章,也可能是类似的事情看多了,多少有些麻木了。
觉得结局挺突然的,刚知道真相就死了。猜到了裕美子出轨,也看出来她有小动作,我该猜到那辆车属于另一个男人的。
只是很好奇在主角死了之后接下去的发展。
或许这些女孩子会因为他把真相说出来,也或许会有一部分人说出来,比如高原阳子,也可能所有人都因为主角的死而更加沉默。
放一下摘抄。
我想,能在数十人的注视下说话而不觉得痛苦,应该是一种才能。
正因为单纯,绝望时的反抗才会更激烈。
但学生们对他的评价还不算坏,惠子就说过:“他对欲望的表现很直白,不装蒜,这点还像人样。”
“正儿八经地对着那些白痴讲解高尚的数学,是在自贬数学的价值?”
电车到站,我跟在她们身后下车,瞥见她们的侧脸,天真得让人吃惊。如果死的是我,她们会怎么议论呢?我开始害怕她们的天真。
“我能说的是,我们普通人在决定胜负的紧要关头需要精神支柱,但比赛时孤身一人,无从依靠,拿什么做支柱呢?只有拿事实,就是自己曾付出努力这个事实,相信自己平时舍弃娱乐时间拼命训练,一定会有好结果。”
对于村桥离世的反应,学生也好,教师也好,都同样在变淡薄。只不过短短几天,一个人已被完全抹掉。这让我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
翻翻早报,毫无关于此案的报道。对当事人来说那是重大事件,在外人眼中不过是社会新闻中的一条而已。
“对她们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美丽、纯粹、真实的东西,比如友情、爱情,也可能是自己的身体或容貌。很多时候,更抽象的回忆或梦想对她们来说也很重要。反过来说,她们最憎恨企图破坏或者从她们手中夺走这些重要东西的人。”
现在的学生对老师既不信任,也没什么期待。
“告诉我这件事的学生说,正因为你自己是‘机器’,才把学生当‘人’看待。”
大谷慢慢地点头:“我也有过好几次经验,知道青少年的心会被一种超越法律和社会规范的强大力量左右,我觉得,这次调查之所以无法克服障碍,原因也在这里。几乎没有目击者或证人。照理说应该会有人知道些什么,却不去积极告知警方。她们并非知道凶手是谁而庇护,而是不管凶手是谁,都不希望其被逮捕,因为她们可能本能地理解凶手的切肤之痛。这是一种共犯行为。我感觉,清华女中全校上下似乎都在隐瞒真相。”
“如果有什么毒药能轻易杀人,我也想要呢,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也没准是自己要用。”她又轻声自语,“我们就是这种年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