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还是六便士

作者: 大脸猫的自留地 | 来源:发表于2017-04-02 20:34 被阅读0次
    月亮还是六便士

    看这本书之前,一直以为是诗歌集,《月亮和六便士》这满满的诗意,让人很难不想到浪漫的诗歌。待到读完这本书,发现全文都没有月亮和六便士的字眼,这一个在天上代表着令人向往却又追逐不得、一个在地上寓意着铜臭世俗却又不可或缺,整篇小说也没有交代二者究竟有何关联,作者又为何偏偏以此为题。

    “他记得从前一个先令就能买到十三只上等的牡蛎”,这是小说结尾最后一句话,纵览全文也找不到和这句话有关的任何线索和信息。就小说内容而言,其中有孤独、梦想、人性、困苦,你很难说清楚这部小说的落脚点究竟在哪里。看时畅快淋漓,看完掩卷而叹,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看过李继宏的导读才明白毛姆的深意和本书的价值。

    假如不去了解毛姆其人,大概就以为作者无非讲述了疯子般的斯特里克兰舍弃安稳和谐的生活、不惜穷困潦倒而坚持作画的这样一个故事。虽然有些地方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但故事可读性很强,加上行文之流畅,措辞之优美,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而忽略作者的真正用意。然而,从另一方面讲,优秀的小说从来也不限于作者原本想要呈现出来的样子,即便不去了解创作背景,通过读者自己的视角去理解,依然能够产生共鸣,《月亮和六便士》显然是这类小说。

    像我这样一个坚定的英雄主义者,实在无法喜欢上斯特里克兰,虽然他为了心中朦胧的景象毅然舍弃一切,虽然他如作者所言是用灵魂在活着,虽然他被后世追捧为天才,但是这个人自私、残酷、偏执、无耻、缺爱,“追逐着某种凡夫俗子无法理解的伟大目标”、在这目标面前死也没有什么关系、不怜惜任何人因为并不怜惜自己……现实中果然有其人,我必选择敬而远之。大概因为我没有这样一种发光的目标,没有像斯特里克兰胸中千万言辞不表达就会死掉的强烈欲望,无法免俗者如我,或许真的理解不了那种奋不顾身、浑然不觉。

    浑然不觉于现实。他从来也不在乎自己是否处于舒适的环境,不介意自己的离开会将妻子置于艰难困苦的处境,无所谓别人的批判和指责,更忽略世人的恭维和赞扬,生死也不过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罢了,于他,最为重要的就是画画。画画就是为了画画,不是伸展抱负的手段,不为获取功名利禄、证明自己,即便是毕其一生心血画满的墙壁上的画,他也毫不犹豫要在死后烧掉。假如正如毛姆推测,“他的生活已经完满。他创造了一个世界,看到那个世界的美好。然后,他既骄傲而又轻蔑地摧毁了它”,那么这世界对他而言也是无关紧要的。对斯特里克兰来说,哪里有什么现实,他的眼里、心里什么都没有,除了那想象中的世界,而这想象中的世界一旦被表达出来也便无意义了,假如还可以存活下去,他是不是又要去追寻另外的景象了呢。由此,斯特里克兰所追寻的是不是就是虚无呢,人生无非虚无一场而已。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爱情、家庭、画画都是短暂的,终将淹没于那无意义的虚无之中,而斯特里克兰的痛苦便在于要追踪虚无的痕迹,要表达出这种虚无,继而摆脱它。这样的斯特里克兰既可恨又可怜,他斩断一切常人之情感、思绪,挣扎在无边无际的虚无之中,追寻着理想中的世界。

    这是毛姆笔下极端的斯特里克兰,显然不是毛姆,这个曾经无比热爱牡蛎鲜美味道的作家,从来也没有想过抛弃现实,甚至一度因为写作路途的不顺畅而打算重回老本行行医。坚持现实主义写作的毛姆,因为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而体会到了后进者的无礼和叫嚣,并受到嘲讽和批评,处于这种情况下的毛姆构造出斯特里克兰,并告诫世人“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所以,月亮和六便士更像是毛姆隐晦的自我告白和申诉,因为热爱而写作,不在意世人目光,体会着无人理解的孤独也甘愿,既然无法理解别人还请勿妄下论断。月亮和六便士,世事实难非此即彼,我想毛姆定是疲惫无比,才会让斯特里克兰的人生如此夸张,颇有种大不了老子也就学一番斯特里克兰罢了。

    总认为这部小说同时是毛姆的一种自我慰藉和激励,我的生活虽艰辛却也不如斯特里克兰般糟糕,而我对写作的热爱又不亚于斯特里克兰对画画的热爱,既然他能为了画画奋不顾身,我自当可以为了写作无视众人的议论,只要写出心中的世界便足矣。阅读过程中,扪心自问在自己的人生中是否有什么事情是必须要去做的,只因为保有热爱不计得失,想到这件事就无暇顾及其他乱七八糟,仿佛真的没有。如此说来,可怜的不是斯特里克兰,不是被众人误解嘲笑的毛姆,而是那些没有人生目标,不知所爱者为何之人……

    月亮也好,六便士也罢,全然没有好与坏之区分,那些心无旁骛追逐自我世界的人大抵就是幸福的,与他人又有何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亮还是六便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ag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