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赠从弟(其二)》:何为本性?

《赠从弟(其二)》:何为本性?

作者: 读几页 | 来源:发表于2019-05-21 22:15 被阅读0次
《赠从弟(其二)》:何为本性?

赠从弟(其二)

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最近文学史学到魏晋时期,我重新发现了刘桢这首好诗,触动颇大,浮想联翩。曹丕称刘桢是“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那么此诗何以“妙绝”呢?下面我将根据自己文本精读、创造性阅读、当下性阶段性阅读以及“引而微发”的阅读阐释理念,试图破解这一谜题。

“亭亭”写松柏高耸挺拔的形貌,“亭亭”亦形容女性修长之美,亦有“亭亭玉立”一词,松柏之美中应有的“柔”的一面,故而应再加上“多姿”一词。“瑟瑟”形容枯索冷凄之风,联系下文看,此风应处于秋冬季节,因而“瑟瑟”在特有的音质中似乎分外枯冷。“山上”与“谷中”相对,俯仰悬殊,生于险峻山峰松柏似乎天生更有一种强健的生命力与傲岸本性,更不必理会在意闷响在幽谷之中的冷风。首二句境界开阔,格调昂扬畅达,“松”与“风”,“山”与“谷”,铺垫亦颇为富足,始为“画龙”。

那风声是的听起来是多么盛大呀,然而松柏的神与气又是多么刚劲挺拔呀。所“盛大”者,不过一虚声耳,不足为虑,然而在风的“吼叫”却愈加勾起和凸现出松柏的神气之挺拔刚劲,其声其气其神似乎完美地合为一体,极富张力。“松枝”兼具松叶和松干之双重特点,形、气、神三位一体。“亭亭”、“瑟瑟”、“一何”等颇具音韵美感的词语,完美地衍生了一面立体化合一的内涵结构,外在的艰险之境似乎也已经成为主体品性的一部分,气盛宏大而精致,热烈地洋溢着一种强盛的生命意志与力量。

三四句将气势提振至峰顶,五六句旋即转弯,然而却极其自然,因为“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刚才的“风”在动,现在是冷静的“冰霜”,“终岁常端正”词句叙述质朴平实,均合“平淡”。由“风”而现“冰霜”,无论从天气还是气候的深入变化,都是讲得通的。这里的承接是十分自然的。

这首诗歌是典型的托物言志诗,其实质是“天人合一”的古朴思想,五六句正将这一特征发挥到了极致。“惨凄”二字(一词),一个竖心旁,一个两点水,一人一物,同时点出环境特征与心灵感受。“岁”可指一个太阳年,也可指人的年龄,物我同一,“年”在现代汉语里亦然。“常”则指某种根本不变的特性,“天行有常”,“天人合一”之后,人身上固有的被天启或没有的被天赋,也呈现“常”的特性,这就是真的“物我同一”了。

何为“端正”?端正,一定是静止的,不事雕琢的,所以给人平淡静穆之意,也显得有一股正气。端,除了有端正方正意思外,还有缘由、终究的意思,我则更愿意将其合起来进一步解释为“根植深邃的方正自足之结构”。由于具备了根植于“常”、“深”的一股浩然正气,面对“惨凄”的“冰霜”,才能泰然自若,不断以此气完善充实自己,“方正”又表现出它绝不与庸碌酷惨他者同流的“耿直刚烈”。以此,我们对古汉语的敏感也许才重新焕发。

因为“终岁常端正”的现象,所以生出了“岂不罹凝寒”的疑问,紧接着,又顺着这一疑问,引出“松柏有本性”的本旨句的。在我的理解,此处并非勉励从弟学习松柏的品性,而是找到自自己的“本性”,关键在“本”字。深挖“本性”,守着自己的“本性”也就意味着和天地同一和道同一,也就自然获得了应对无穷困顿之境的力量,天地为大矣。由此,境界就真正升至“峰顶”,龙之眼睛点成也。

最后,我还想对题目进行一番玩味。“赠从弟”,意味着这是兄弟之间极其平常的赠答,而“赠”字内含“宝贝”,又并不平常,意味着要把一些“真知灼见”交付于弟。诗人却“直寻”如此平常的生活情景,自然地安置如此绝妙的诗歌,使得诗题与诗体之间颇有张力,魅力惊人,这就试图实现了平淡与永恒完美结合,源自生活生命的诗谓之“真诗”,真即永恒。

至此,我也想对自己开首时所提出的阐释理解进行简要介绍,以从阐释结构的完美圆融呼应这首好诗,得其所哉。为了更加灵活自由一些,我只提“当下性阶段性阅读”以及“引而微发”这两个理念。我永远都认识到一个现象,我在变化,我在发展,所以我必须使今天的阅读阐释,起到对自我生命推动的作用,同时也让今天的阅读阐释永远成为今天。我相信:这种理念也必将真正意义上促成文学阅读的自足性生命,而每个时刻的我也都是独特的我。所谓“引而微发”是考虑到不损害整体阐释结构,使阅读永远立足于当下此在的文本,而不飘飘如烟然,所以,你也可以发现我的思想都在那些可深入拓展的“点”上,随时准备蓬勃生长。岂止“松柏有本性”?我的阅读阐释亦有本性。

(2019.5.21.二)

不可过于“简”,许多时候,我们正是因此遗失思想泯灭思想的。

相关文章

  • 《赠从弟(其二)》:何为本性?

    赠从弟(其二) 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

  • 走在成长的路上(三十一)

    走在成长的路上(三十一) 读刘桢《赠从弟(其二)》有感 原诗: 《赠从弟(其二)》 魏晋• 刘桢 亭亭山...

  • 赠从弟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

  • 赠从弟(其二)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三国·魏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

  • 赠从弟·其二赏析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

  • 写给孩子看的诗词赏析《赠从弟(其二)》

    《赠从弟(其二)》:今天堂弟好好学习了吗? 同学们大家好,...

  • 珍惜当下(三百八十九)

    每日推荐: 每日一歌――小闯《如此,安好》 每日一诗――魏晋·刘桢《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

  • 赠从弟

    君子宜养德,修礼日省三。 男儿应有志,胸怀纳山川。 六艺兼通晓,海涵天下繁。 平生皆顺意,挥笔就不凡。

  • 《赠从弟》

    【东汉】刘桢 照本宣科学长 今天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

  • 经典传唱

    赠从弟(其二) 魏晋 ·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赠从弟(其二)》:何为本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as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