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一个长辈聊天,她说做父母的一辈子都要管自己的孩子,小时候管作业,大了管心理,初中高中都要管,大学还要管。毕业了工作要操心,结婚了还要给买房子,买了房子还不算,还要担心孩子钱够不够花。
这种育儿观真的是惊到我了,表面上看这种奉献型的母亲真的是伟大啊!想到这个过程父亲还往往是缺席的,她的伟大和忍耐就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但仔细一想,却发现她伟大到没有了自己,如果这种方式延续下去,那么她培养的孩子会不会也没有自我…… 于是,一代代的人都找不到自我,却都在自我感动中为下一代“拼命付出”?听起来就有点荒谬了。
是不是天底下优秀的父母都是这样的呢?是不是都需要这样的付出和牺牲,才能养出优秀的子女来呢?
实际上,也不是这样的。首先,这个长辈自己年轻的时候,忙工作就没什么时间管孩子。也只是关键的时候管管罢了。现在孩子长得还不错。但也只是不错罢了,谈不上有多么出色卓越。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如果孩子学习一直依靠父母的监督。这种孩子自己的自觉和自律习惯就没有培养起来。而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难道不是让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想想我们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16岁去法国打工。不到20岁就开始参与革命事业,21岁已经开始领导革命。如果都按照上面这位长辈襁褓似的、保姆似的养育方式,中国的年轻人只能长成巨婴。
这种模式下,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有父母兜底。但是有些路是必须孩子自己去走的,有些痛是孩子自己要去承受的。小时候父母还能看着,长大了呢?父母能看一辈子吗?上大学了,远程监控吗?毕业了,还能控制孩子思想吗?这是非常不现实的。
因此,这样养育方式,我是不赞同也不认可的。父母的责任一方面是言传身教,如果只有言传没有身教,效果未必会好。很多的父母也许在孩子身上花了不少时间,牺牲了自己的事业,甚至健康和个人兴趣爱好,但是未必能教育好孩子。比如,某剧中的田雨岚,自己并没有成长,至少格局就没有起来。嘴巴上每天都在念叨孩子的作业成绩,自己干着“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事,心理上也一直是受害者模式。最后无论是和公婆丈夫还是和孩子的亲子关系,都没搞好。家庭环境不好,孩子能好吗?
把力气都用在孩子身上,简单粗暴的表达就是:我已经没希望了,而你必须变凤凰。
另一种母亲,我想可能会是像奥巴马的妈妈,马斯克的妈妈那样,一直没有放弃对自己更美好人生的追求。巧合的是这两个女性都出身很好,但是都在婚姻中遇人不淑。遇到的男性也算是事业有成,可是却无法给他们幸福的婚姻生活。离婚后的她们都经历了独自带娃生活的艰难,但是,她们都没有被命运击倒,不仅培养出了优秀的子女,自己也发展出了杰出的事业,受到世人的尊敬。这样的妈妈,无论孩子怎么样。她自己作为个体完成了人生的使命。
我想我部分认同这位长辈的话,在孩子年幼的时候,要陪伴孩子,重点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而孩子成长之后,就应该放手了。优秀的孩子买房赚钱结婚基本是不需要父母操心的。
也许传统的中国式的父母,很多并没有找到真正的自我。于是很容易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但是,我们要清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我记得,杨绛先生曾经说过,父亲从来没有教过她们要怎么做,她们只是看到父亲那样为国家做事情,于是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种培养孩子的方式,也许是更恰当的。既不牺牲自我,也不给子女过多的负担。最后却能各从其欲,所愿皆得。堪称得道!
女性一生要扮演的角色有很多,各方面都能表现出色,实属不易。对于普通女性来说,能够在母亲这一角色上有所成绩,也是作为一个人为家庭和社会做的最基本的贡献之一。至于事业嘛,大部分的女性都被压抑了对事业的追求,这可能也是他们把培养孩子当成是自己“事业”并投入巨大热情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