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细读《半路出家》之《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写此文时,作者终于决定上山做准净人,为出家做准备去了,辞亲之后,因放不下年幼的儿子,写了这样的家书,希望孩子能有一天理解父亲的决定。
“父亲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儿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亲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从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我认为母亲的责任也是这样,我是个惯孩子的母亲,总是希望孩子在需要我的时候,不管大事小情,他一转身都能看见我,从我这里找到温暖和力量……儿子小时,我就天天呆在他附近,他很依赖我。
现在看来,儿子很普通,善良,单纯,他的笑容就像天使一样可爱……
让我迷茫的是,作者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选择出家,孩子妈妈没有哭闹,平静地接受了现实,不知道她是不是只是表面平静,心里有怨恨和不安呢,毕竟要一个人带孩子们了,先生出家,女人就没这个福报了啊。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呢。女人是真苦啊……
今天早上我四点半就醒了,可是赖床到五点半才勉强爬起来打坐听着佛号。脸上有油,嘴里有口气,胸口有痰,下面有屎,脑子里有妄念。安慰自己说,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自暴自弃,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在佛号上,念就比不念强啊。
辞亲割爱,亲是要辞的,我放不下儿子,情爱的缠念不知何时能休。
作者又说:“埋头走,不去想成就不成就的事情。”
我就这样继续走下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