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9.1/21《偷偷离去的父母》读后感 陈云
- 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Ⅱ14.1/21《鬼妈妈》读后感 陈云霖
- 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4.2/21《小意外,大发明》读后感 陈云
- 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9.2/21《世界历史》读后感 陈云霖
- 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2.2/21《魔女莫蒂》读后感陈云霖
- 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Ⅱ16.1/21《地下121天》陈云霖
- 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Ⅱ14.2/21 《再会,老北京》陈云霖👩🏻
- 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12.2/21读《文身狗》 (陈云霖)
- 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Ⅱ3.2/21《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陈云霖妈
- 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9.1/21 II 《超新星纪元》读后感——赵
ps:紧张又寒冷的清明节过去了,又到了每周一读时间。其实,早就在准备,就是没落笔。这就犹如现场答一道不知所云的政治论述题,不到最后交卷时限,始终脑中天人交战,思绪,论点,再思绪,再论点……就这样,时间在考场中流淌,答案在头脑中徜徉。哈哈!算是给自己找个没动脑筋,却费脑筋的理由吧!
这是《读者》杂志2018年第8期的一篇文章,作者刘墉,台湾著名作家,我们这个年纪的人(70后-90前),应该都对他有所印象的,是一个擅长写鸡汤的作者,也可以称为暖文,本文依然如此。
选这篇文章之前,照例读完了整本杂志,最后选定它。因为,它虽说是暖文,但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
文章讲述了一对台湾老夫妻,含辛茹苦培养了一个成功的儿子,留在美国行医,老父亲由于病情反复,就在病危之际,儿子返回送终,却阴差阳错转危为安,折腾了两趟,终于最后一次,弥留之际,嘱咐家人不通知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子,草草火葬,甚至葬礼都没办,让人唏嘘不已。
前不久,网上有传,认为养儿防老、养儿敬老、养儿陪老等等统统不靠谱,不如随便老老!有一定的客观性,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虽说这两年放开了,生育成本、牵扯精力、工作环境等等,大部分人积极性不是太高,所以不久将来,每家倒三角的成员组成模型,还是社会关系的一种主要形态。那么,伴随着养老的话题,不可避免成为社会的关注。
当然,今天我想谈的,肯定不能是这么大的命题,也谈不好,我也不是专家。前两年,驻京某系统大报主编,母亲逝世不久,写了一篇追忆的诗,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大致意思就是父母亲是家,是故乡的地方,而如今,这些没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让人看了很是感动。
古有吴起“移孝作忠”,意思是他母亲病危,由于国事缠身,没法回家探望送终。香港著名影星成龙母亲临终前,他还在片场执导,得知噩耗,只是答应一声,继续工作。不讨论是非对错,那是道德范畴,但这却是大多数人的无奈!
偷偷离去的父母,一个标题就让人感概的句子。想着这些,还有难得一次回到家,这不满意,那不顺眼,甚至动辄爱搭不理、夹枪带棒的激烈言语吗?家和万事兴,常回家看看!你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