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讲“肚子里有货”,表示一个人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或者有才华。“肚子里有文章”也是类似的意思,只有有了东西才能够写得出来。
那何为“肚子里有东西”?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那种感觉叫“受孕”。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爬树,爬上树干嘛呢?掏鸟窝、摘桑葚、偷桃子。小时候缺少食物,都是一个“吃”字引起的冲动。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我或者我儿子每次吃水果,特别是吃桑葚和桃子,我总会想起小时候的爬树经历,历历在目的那种。我把这些经历都写到了我的各种小说、随笔里面,还换着花样儿写。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我小时候爬树经历的“受孕”,何来现在文章里面的那些爬树的素材。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为何被蛇咬过之人看草绳,和普通人的感受不一样?哈哈,因为他是被蛇咬“受孕”过的。有了“受孕”的过程,再加上作家的想象力,会有无限创作的可能。创作就是“受孕”的最终结果,使用“临盆生子”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所以,文学作品是由“胎生”而来的。
我们知道对应“胎生”还有一个词叫“卵生”。那何为“胎生”?又何为“卵生”?母猫生小猫叫“胎生”,母鸡下鸡蛋叫“卵生”。卵生是由外而内,胎生是由内而外。对应文学作品可能不太好理解。我们上学的时候,不管是语文还是英语考试,都会有写作文的试题,而且是老师出的题目,这个题目对应的就是一颗蛋,老师希望我们把它孵出来的,谁孵的好谁分数就高。这就是由外而内的“卵生”。征文活动都是“卵生”,因为都有征文的要求。
而“胎生”是没有经过预先出题和设计过的。比较自由和自己,我小时候的爬树经历,就不受控制地就产生了很多想象。爬树的经历还算比较正常,有些人会有一些痛苦或者挫败的经历,然后“胎生”出很多悲和痛的作品。哈哈,痛苦产生了艺术。
“卵生”就好像先给题目再写出文章,“胎生”是先写出文章再给题目。“卵生”是从抽象出发再落实到具体,而“胎生”恰恰相反,它是由具体出发寓抽象于具体之中。“卵生”是有意有文,而“胎生”是无意为文。“卵生”更加专业,是大部分专业作家必备的本领。
当然了,胎生、卵生都只是比喻,只是代表着作家创作活动的两种程序。不管是胎生还是卵生,对应都会存在非常优秀的作品。只是我们需要知道何为文学作品的胎生与卵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