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情人节,弥漫着单身狗酸臭的语气以及情侣们甜蜜的节日。
吃饭的时候五桌的人四桌都是成双成对的情侣。街上趁着未消的白雪,映着女孩子怀里抱着的火红玫瑰花,似乎让情人节的设定变得更加迷人了。
这是我们过得第一个情人节,送了两束花,一束粉色的一束红色的。
为什么送两束呢?
原因不详,可能有不能够说出口的原因吧?比如说预定的粉色的,但是发现有瑕疵,于是又买了一束,再或者觉得第一次送花就是红色的不好;也或者嫌弃一束太少于是买了两束;再或者是别人送给他的也未可知。总之,收到两束花有些奇怪,但是猜测这些原因我也不清楚,所以还是算了吧,奇怪就先奇怪着。
我们认识已经90多天了,这90多天里经历更多的是平安喜乐,见过双方父母,一起度过了圣诞节,新年,到现在的情人节。
其实很多节日对于女孩子来说时候仪式感,但是对于男孩子来说是甜蜜的负担。而且处于不同的原生家庭下成长起来的 孩子,以及个人的消费能力不同,添加面子,尊严以及其他种种因素,那么男生对女生倾诉自己经济能力不够好的几率太小了。
于是两个人的消费压力便转移到他的身上了,这其实是一个很虐的过程。
我们拿一个小县城的普通男生举例子,男生小江参加工作两年,事业单位公务员,每个人2000多块钱的工资,在家住,去除跟朋友们吃饭,打游戏,抽烟等等应该有500左右,然后油费400,家里电费啥的一月500,其余的跟女朋友出去吃饭一月500,看电影等等200,其余的算不了的零用钱等等,基本上他一个月的收入都是负值,怎么会有底气陪着女朋友买买买呢?
新年的红包发了520,转眼情人节也到了,买花买礼物500的预算都不够,这小半月的工资已经没了,4月份想要和女朋友出去旅游,打算去青海,预计得10000,保守估计快4个月的工资,刚换了一个华为的新手机,3000多,又是一个月的工资,新年刚过完,已经有6个月的工资灰飞烟灭了。
其他每个月的收入又是负值,怎么能维持个人的财政赤字不继续扩大呢?
女朋友感情很好,分手肯定不会。
那么问题来了,女生有必要为男生的经济能力考虑吗?
有必要,人民日报报道95后的男生有半数以上都是靠信贷在过情人节,提前消费,预支消费,早就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消费意识,前些年的信用卡,如今的蚂蚁花呗,信用白条,社会在教你,引导你要提前消费。
作为独立女生,不仅仅是情感上不依赖他,而是经济上也不应该依赖他。情感的基石一定是经济,不然为什么如今要太多的女孩子要嫁给富二代,官二代了呢?
真正的我仅仅是喜欢你,这才是独立的情感诉求。我不要求你物质上的给予的馈赠,而是要求你相扶一生,陪我到老。
所以在标榜独立女性的前提下,先审视一下自己的思想上是否独立,一些固执的习惯要学会改变呢,不是吃饭都需要男孩子买单,不是礼物都要圣罗兰,阿玛尼口红,我们量力而行,尽自己的努力一起过的更好,不因为我和你在一起就降低了生活品质,也不因为我和你在一起只你得到了精神满足。
你我都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