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继续阅读跟数学教育有关的书,主要读的是《一个数学家的叹息》。作者保罗·洛克哈特是一位成功的专业数学家,在大学里教书,后来他发现自己的真正使命在K-12年级的数学教育。2000年,他毅然转入纽约市一所涵盖K-12年级的中小学任教,身体力行他认为有意义的数学教学活动。这本书是一位数学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思考和见识,所以非常值得阅读。
好爱这个可爱的在黑板上验算的小男孩数学之美:简单就是美。
如果数学有一个统一的美学原则的话,那将是:简单就是美(simple is beautiful)。数学家喜欢思考最简单的可能性,而这种最简单的可能性是想象的,不见得是现实存在的。
来看一个看似简单的几何问题。
这个矩形内的三角形的面积是矩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你是不是觉得比较难?大概只能靠猜?
那我再给你看一张图,你大概率能得到答案。
一条辅助线的艺术再看看,想想,是不是会高呼一声,我知道答案了。是1/2!是1/2!是1/2!
其实我不只是来告诉你答案的,三角形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这个“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辅助线来切割的这个巧妙构思,以及这个构思可能激发出其他美妙的构思,进而引导出在其他问题上的创造性突破——光是事实的陈述绝不可能给你这些的。
就是数学的外貌和感觉。数学家的艺术就像这样:对于我们想象的创造物提出简单而直接的问题,然后制作出令人满意又美丽的解释。没有其他事物能达到如此纯粹的概念世界;如此令人着迷、充满趣味,而且不花半毛钱!
再来一个算术题。
你有简单快速的解法吗?欢迎留言讨论。
我常听文科生写文章需要灵感,灵光一现。但好像觉得数学跟灵感和艺术完全不搭界,真是这样吗?
数学家是艺术家?
英国数学家哈代(G. H. Hardy)说过:
一位数学家,就像一位画家或诗人,是模式(pattern)的创造者。如果他的模式比画家或诗人的模式能留存得更久,那是因为这些模式是用理念(ideas)创造出来的。
再来看刚才的例子。
我们刚才看到了这条辅助线之妙。你也许要问了,我的这个想法又是从何而来的?我怎么知道要画那条辅助线?那我要问你了,画家又是怎么知道要在哪里画上一笔?灵感、经验、尝试错误、运气。这就是艺术,创造出那些有思想的美丽小诗,创造出那些纯粹理性的诗篇。这个艺术形态有着某种东西,能做如此神奇的转变。三角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原本是个谜,然而那条小小的辅助线让谜底浮现了出来。我本来看不出来的,突然间我就看见了。然而,我能够从“无”当中创造出全然简单的美丽,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改变了我自己。这不正是艺术吗?
学校数学教育的问题在哪里?
我们都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
三角形面积公式再回忆上面的例子,我们自然就能写出这样的公式。但是在学校里,我们只是告诉孩子们这个公式,让他们背过,然后去做大量的练习题。也就是只告诉孩子们“是什么”,而不告诉孩子们“为什么”。
由于将焦点集中在“什么”,排除掉“为什么”,数学被降格为一个空壳子。数学不是在“真相”里,而是在说明、论证之中。论证的本身赋予真相一个情境,并确认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其意义何在。数学是说明的艺术(the art of explanation)。如果你不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这项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自己猜测与发现、试错、经历创造中的挫折、产生灵感、拼凑出他们的解释和证明——你就是不让他们学习数学。所以,作者说“我不是在抱怨我们数学课堂上出现的事实与公式,我抱怨的是我们的数学课里没有数学。”
肯·罗宾森爵士(Sir Ken Robinson) 2006 年在TED 大会上的演说的确一点没错:“学校扼杀了创意”,而且是刻意为之。因为当代的教育制度继承自工业革命时期,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工业需要的人才,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大量产出工业需求的一致性劳动力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因此教学方式必须要有效率、必须要一致。
所以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
我最近在备课,准备给孩子们讲讲数学之美。以后可能还会有数学之真,数学之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