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四篇里仁,主要讲仁德的道理。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在中学时班主任为了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曾对于公平发出一番议论。他说:“高考对你们来说就是最公平的竞赛,在这个社会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你高考考的成绩越好,上的学校就越好,接触的人的层次也就越高,社会环境相对来说也就越公平。”我很认同他的这番议论,所以对这些话记得比较清楚,社会地位越高社会规则对你来说就越公平,之所以能听到这些议论是因为身处在一个很好的环境内,是孔夫子说的“里仁为美”身处在有涵养的人群里,自己本身也会受到影响,从而越来越优秀,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个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公正得当的)喜爱某人,憎恨某人。”也许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有仁德的的人做事坦荡,爱憎分明,不似好多人,我明明不喜欢与你共事,却迫于形式和环境对讨厌的人笑脸相迎,人对我有益时,欢欢喜喜亲的跟一家人一样,无益于我时又形同陌路 ,这真不该是有仁德的君子所为。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对这句话还是有些疑问的,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就死去,这又算怎么回事呢?或许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而做到了,舍生忘死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