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同事郑重其事地问我,他该如何跟儿子沟通关于他易怒的问题,他的儿子今年刚上二年级,班主任老师给他安排了这个跟儿子沟通的任务,他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老师说他儿子在学校会经常因为一些特别小的事情就跟同学打起来,一次两次比较正常,同学之间的小摩擦也难免,但是次数多了肯定就有问题了,例如,如果一幅画他儿子觉得画的是冰淇淋,而另一个小朋友说画的是一座小山,那是绝对不可以的,必须冲过去动手,一直打到对方承认这就是一个冰淇淋。
哈哈哈,这可真是一个暴脾气的小伙子,我问他以前有没有跟儿子沟通过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他说沟通过,谈判的时候儿子表现得可好了,也认错、也保证,但是一遇到实际问题马上就犯浑。
这是一个典型的情绪不稳定的孩子,他非常聪明,道理都懂,可是一遇到事情就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火一上头就不管不顾了。其实这时候家长的谈话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怎样表达也没那么重要了,因为孩子还那么小,在情绪稳定的时候讨论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该怎么办,他不一定能理论联系到实际上,但是教育还是肯定要教育的,不可能任其发展,只是方法家长是否用对而已,就算都不对,反复的强调也会让孩子心理上有所忌惮。
一般情况下,情绪不稳定的孩子一定会对应一个或者几个情绪不稳定的家长,孩子就是家长的影子,爸爸妈妈易怒,孩子一般也会有样学样。如果是这种状况,那么无论家长如何去劝说孩子,都没有任何意义,根源不在孩子,而在家长,要想改变孩子的不稳定情绪只需要家长自己的改变,家长改变了孩子自然就改变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过于纵容,也就是说家长太惯着孩子了,孩子一旦有什么不如意就会发脾气,只要发脾气家长就会妥协,只要家长妥协孩子的目的就达到了,发脾气是孩子得到利益的重要渠道之一,那么孩子的情绪不稳定就是一个必然。如果是这种情况,孩子的认知就很难改变,且不说长期的溺爱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善的,就算家长改变了溺爱孩子的行为,对孩子凡是都严格要求起来,也需要一个非常长的过程才能改善,所以习惯这种东西,必须要从就就养成,想要长大后再去改变就太难了。
当然也有的孩子本身就很易怒,并不是环境的影响造成的,例如,可能是父母或者亲戚中有这种性格的人,孩子正好遗传了下来;也可能是孩子身体里缺乏一些微量元素,例如钙、镁、维生素等,导致孩子易怒;也可能是孩子的大脑中有些神经比较敏感,本身就容易受到刺激。这些都是一些不可抗力,当然也不是不能改善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再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最终孩子都能慢慢学会控制,只是过程会比较曲折而已。
例如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同事,他们夫妻恩爱、关系很好,家庭和谐,两个人平时的情绪也都很稳定,不会乱发脾气,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也不是惯得不行,基本上犯错会批评、做得好会表扬,当然这也只是我的感觉,两口子在家的表现还有老人在带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也并不清楚。但是有一点,我这个同事小时候就是个小毛驴,属于一点就着、能折腾、爱闯祸的,情绪极其不稳定,他爸爸也是费了大劲、耗了很长时间才把他给掰正,他儿子的改变自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对于该如何劝说这个孩子,其实我是没什么主意的,一个是我对这个孩子并不了解,怎么表达、孩子又会是如何反应我都不知道,另一个是我一般要着重的都是家长自身该怎么做,情绪该怎么控制,该如何带动孩子,而不是该跟孩子怎么说、该让孩子做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