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感受,有哪些感受,哪些又是我们感受不到的,这些都和我们在原生家庭中的经历密切相关。
这些经历会形成一种信念,积淀在潜意识层面,深刻影响我们的感受、感知和行为,并固化成相应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在心理学上,信念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信仰,是对自身和他人认知的集合。很多信念萌芽于人生的早期阶段,是孩子在原生家庭中和父母互动的产物。
内心的信念可以是“我很好”或者“我不好”。一般来说,在原生家庭或者其他人生阶段,我们既接受了积极的信念,也接受了消极的信念。
积极的信念“我很好”来源于被生命中重要的人所接纳并喜爱,通过他们的爱,我们才能感觉到自己有多么好,这能激发出内心源源不断的力量。
消极的信念“我不好”,源于我们曾经不被人接纳,或者被父母所忽视、拒绝、嘲弄和伤害,并由此觉得自己很差劲,这会让我们的内心变得苍白、无力和脆弱。
阴影小孩包括消极信念和由此衍生出来的负面感受,例如悲伤、害怕、无助或者愤怒。另外,这也会导致我们滋生所谓的自我保护策略。
保护策略,简而言之,是一种应付这些感受,逃避痛苦的机制,但它在逃避痛苦时,也会降低我们的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典型的保护策略有:回避、讨好别人、追求和睦、追求完美、攻击别人,或者追求权力和控制欲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