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7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7

作者: 正圆玉润 | 来源:发表于2021-01-19 17:31 被阅读0次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7

这本书,逻辑性我还没总结出来,这似乎是外国人写书的一个特点,不像本土的作者逻辑非常清晰。所以,如豆瓣上找一篇符合我的感受的读后感,转载如下,谢谢作者,对我更深理解这本书有很大的帮助!感谢!

以下内容转载于网络,我有同感,但我写不出来这么好的总结。

把孩子把一个“客人”对待,这是孩子教育的一个基本的基调和态度前提。我们需要给他一个基本的尊重,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物品,他是一个独立的人。同时,这也是为其将来在社会生活中独当一面的前提准备。

与孩子的沟通所有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一个“理想的人”,从这个目的出发,(书中的说法是: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有同情心的人,一个能承担责任并关心他人的人)再说一下,和孩子沟通的基本环节:首先是了解。了解的第一要素是聆听。第二,对孩子的想法和做法的一些基本的态度。对想法我们无论是健康的向上的还是消极的都在理解和接受,但对于做法我们则该有自己的判断。同时,对于孩子表现,我们的赞许、批评也要有恰当的方法。赞许其行为,不是人格。批评其做法,指出出路。第三,合作与拒绝。拒绝要明确,把伤害降到最小。合作要孩子有发言权和决定权,培养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第四,孩子不是机器,应该是有自我价值观的我。途径是效同偶像和父母的言传身教。

几个感触点:

1、不要用外部的压力逼孩子就范,外部压力只会带来违抗和不从,而我应该多理解孩子的观点,并帮助他解决麻烦,培养其独立人格。

2、对一些限制和劝阻性的话语,我们可以多从客体的角度去说明。如孩子不断地踢门,我们不说你不要怎样而说“门不是用来踢的”,一个更容易接受的角度,让他自己去内疚和思考。

3、关于表扬及批评,只能针对具体事情,表扬其付出和努力,但不能由此引申说孩子是好孩子或最棒的等等。

4、限制性的内容,说明要明确,不可难以理解。如:你可以轻轻地打人。

5、父母愤怒的表达,不能说孩子怎样不行,应该就的是“我”第一人称,我不高兴等等。

说了半天,好像是说,在与孩子沟通的所有的“感情反馈”中,多从之客观的角度去说明,一定不能针对孩子本身,这样其更容易接受并反思。但有个问题,这样一味的归咎于客观原因,孩子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吗?所以这应该有个大前提,就是他有一个正解的认知观,能作出是非对错的合理判断,能够明白自己的过失,才能反思才能进步。不然,孩子只能成为一个唯己自私的人。

6、沟通的语言技巧,要简短,多用陈述句,正面(孩子迟到了,我可不要说你每天都迟到,可以说,你明天可以按时到校的)并平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即可。尽可能幽默。

7、纪律是火车轨道,使孩子能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的规范。一定要明确,一定要执行。约束的方法是理解他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责任心的方法。

父母的职责不是以外力,恐吓威胁利诱孩子,使其就范。这样的孩子一旦脱离了外力,就成断线的风筝。而是影响孩子,帮其树立正解的价值观并培养其行为能力,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

8、一些对孩子作业及零钱的看法。

9、不要诱导孩子撒谎。不要当问讯人。不明知故问。

转载结束。再次感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把你的手给我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lc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