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20170905育儿背后的学问(转载)

20170905育儿背后的学问(转载)

作者: 1d0409c061b5 | 来源:发表于2017-09-05 21:14 被阅读9次

    一个朋友孩子老师的微信文章,值得好好看看。


    “唯我独尊”的背后,谁喂大了孩子的“我”? ——“自”与“我”的启示(一)

    2017-08-28 清溪 种字

    “唯我独尊”

    —“自”与“我”的启示

    引言:当今孩子的种种问题,归总起来,就是“我”太强大,很容易不满埋怨,“自己”很脆弱,难以自主自立。追究起来,是我们大人没分清楚“自”和“我”。强大的自己是生命安立的保证,膨胀的自我是抱怨痛苦的根源。分得清两者,是教育智慧,亦是关键!

    上期关于“父”的文章发出后,读者反馈说爸爸们也有无奈之处:日夜忙工作,与孩子在一起的相处时间很少,好不容易有机会亲近,孩子还爱搭不理,讨好都来不及,哪里还敢管教呢。

    可是,讨好,有用吗?对孩子有益吗?正因为出现的少,所以才要抓住出场时间,发挥关键作用。面对孩子,不少爸爸们心虚,觉得陪伴少,有愧疚感,相处起来底气不足。其实,大可不必。对于孩子,您生他、养他,这是大功,至于陪伴多少,是小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亲的定位,也不是陪伴孩子玩耍的角色,现在不少孩子没有兄弟姐妹,父母才无奈的成为陪孩子玩的人。但不能因此而忘记父亲真正的位置和作用。父亲在家里“虚”的位置,是榜样和力量的象征。

    插句题外话,面对孩子时的妈妈,您的“位”是母亲,在父亲不被尊重时,您应该站在父亲一边,教育孩子,而不是由着孩子,进而数落父亲“看吧,经常不在家,活该!”云云。对孩子来说,面对父亲,无论陪伴多少,感恩才是应有的态度。至于劝诫丈夫,是只有夫妻二人时,身为妻子时才能说的话。

    不讨好,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自己呢?易经蒙卦中说“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爸爸做点能打动他们的“高大上”的事,吸引孩子,让他们仰望,其实不难。除此之外,更重要、更长远的是尽父母之责。这份职责,重要的就是淡化孩子的“我”,增强孩子的“自主”。

    “自”和“我”这两个字经常连用,以至于我们不觉得两者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很不一样,两个字的区分,对教育的原则有很大启发。

    先来看看“我”字的本来面目。

    “我”的甲骨文像一把许多利齿的武器,最初的本义是手持大戉,呐喊示威,通常是用武力中捍卫“利益”。简体字的“我”,也可以看到左边是“扌”,右边是“戈”。“我”后来延伸出第一人称的意思,“我的”“我要”,多和“占有”、“得到”有关。“我”关联起的是个体的欲求,“我”手持“戈”捍卫利益和主张,是一切冲突的导火索。所以佛法中会以“我”为痛苦之源,不少精神信仰中倡导以全体利益为重的“大我”,放下个体利益为重的“小我”。

    “我”要的一定要有,“我”不想的一定不做,否则我就发脾气,不高兴,使坏。这就是强大的“我”。“我”的标签还有:“我”的东西不许碰,“我”的好吃的不许动,“我”的感觉要重视,“我”的意愿都要服从,“我”想干啥你要陪,“我”不想的事你要哄,“我”弄乱的环境你来收拾,“我”不开心,东西和大人是出气筒……。

    您可以观察一下家里的孩子,如果这些情况经常出现,那么他的“我”已经被你喂养的很大,以至于“唯我独尊”了。“我”越膨胀,不仅长大后会不断碰壁遭受痛苦,即便是当下,孩子也会常常因一点小事不开心。当“我”强大,“自”就会变小,肤浅的快乐越多,内心的喜悦越少。

    我们是如何强化了孩子的“我”?先说最简单的占有欲。

    给孩子强调“物权”?

    受西方思潮的影响,我们也开始给孩子从小强调“物权”的概念,如“这是你的东西,爸爸妈妈不会碰。”“这都是你的,没人和你抢”云云。结果,我们现在经常看到很多孩子见着别人的好东就想要,对公共和他人物品没有尊重,然后又用“物权”的理念,牢牢捍卫自己的东西。

    西方是强调物权,但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从小懂得不能侵犯别人的东西。看似同一个理念,为何教育出的结果如此大的差别?东施效颦,没有本土文化的根基,只能学个表皮罢了。

    那我们不妨就活出中国人自己的样子,回到自己的文化中找到智慧的方法。在对待物品上,中国的文化有很高妙的部分。我们的传统教育中,不太强调孩子有自己的物权。其实从根柢上说,这才是符合天道的。严格的说,孩子的绝大部分东西,都是来自父母的馈赠,他未曾付出,凭什么占有?他有的只是使用权。所以,小时候,我的衣服、玩具妈妈会送给妹妹,妈妈会“告知”我,但不会“征求”我的同意。我也不觉得什么,自己不用的给妹妹,不是理所当然么?哪里会有什么心理伤害。当“我”认为这东西就该是我的,不能属于别人,被拿走,才会觉得所谓“被伤害”。其实,看明白了,这种“伤害”是人为臆想出来的。大人又何曾有“所有权”?任何物品,我们有也不过是或长或短的使用权而已,最长不过“终生”,而更多的是曾经“拥有”,不到临终就会被“老天”收走。但是,人性中自有贪求、占有的一面,小孩也不例外。中国的文化高妙处就在于,不强调物权,淡化占有的欲念,于是,长大的孩子,也能淡定的看待物之得失。

    当然,在面对孩子物品的处理中,也要把握有一个度。在我的玩具中,有一个娃娃从小陪伴我几年,我特别喜欢的,妈妈从未强行拿走,即便我长大了,不再需要,妈妈也帮我收好,因为那是儿时的纪念。但只有少的几件而已。少,才珍贵。现实中,有的家长为了训练孩子的分享,不让孩子贪心,也用另一种隐蔽的方式,打着“道德”的名义,强化了孩子的占有欲。如,孩子想要什么、想吃什么,长期玩一件玩具有了感情,舍不得送人,此时,大人严厉的批评:“你怎么这么贪心!”,“你怎么这么贪吃!”“你怎么这么小气”,或是陈述一堆一堆的大道理谆谆教导:“不可以贪心、贪吃、小气。”等等。

    这其实是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余毒残存。在理学中“天理”和“人欲”是交战状态,要接近天理,就要灭掉人欲。这一点与西方宗教对教育的影响也有相似之处。基督教曲解人之“原罪”的观念后,将神奉成至高无上,而人是匍匐在上帝脚下,由此衍生出的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都是以控制和惩戒为特点。于是,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在经历一段长期的天人交战,“人欲”备受压抑,之后,产生剧烈的反弹。西方倡导“人性解放”,中国也开始了五四时期的反对道德礼教,今日的崇尚自由。相比以前的“极左”,当前是“极右”了,以至于自由到缺乏尺度和界限。

    物质生活的富足带来了什么?

    物质生活丰富,孩子的索求很容易被满足,也喂大了孩子的占有欲。“别哭了,你想要什么,爸爸妈妈给你买就是了。”这样的态度,就是在强化的是孩子占有欲。想要什么就买,孩子的占有欲不会随着得到而弱化,只会有的越多越膨胀。所以,我们会看到不少孩子有满屋子的玩具,很多自己平时也不玩,却不舍得送给弟弟妹妹。

    如何面对孩子的“我不要”?

    面对孩子的“我要”,“我不要”,一种做法是完全随孩子的意,语言是“你不愿意的事,爸爸/妈妈绝不会勉强你。”这也是受西方自由思想影响,给孩子的意愿以绝对的权利。其实,大可不必如此隆重、如此高规格的尊重孩子的意愿。就像生活,何时非常尊重“你”的意愿了呢?“事与愿违”是生活的常态,我们需要让孩子了解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在真实的生活实际中,通过体验而长大,而不是在你的保护或是口头说教中长大。比如,你在忙,实在无法脱身,希望姐姐去照顾一下弟弟,可是姐姐不想去,怎么办?不勉强孩子,顺遂她的意愿,让自己应付不暇?这是在正强化孩子只要不愿意的事,都可以不做。训斥姐姐说:“照顾弟弟是你的责任,你怎么当姐姐的,这么不懂事!”这是负强化,即便孩子出于你的斥责而照顾了,心里也带着委屈,她的委屈不是照顾弟弟,而是你对她的道德绑架。好的做法是,用鼓励的方式“勉强”姐姐去做,说出你的困境,激发孩子想帮忙的心,克服自己的不情愿,如:“我知道你想做自己的事,但妈妈现在有困难,很需要你,请你去照顾一下弟弟。”温和而又不容拒绝,最终,她可能开始会有一点不情愿,但事后可能还会收获超越自己和照顾弟弟而带来的成就感,而你也不必因为忙的不可开交而责怪姐姐不懂事,责骂弟弟吵闹。

    “不妨碍他人”、“不伤害自己”的原则高于我“要”

    至于“我”的想要,则应以“不伤害自己”、“不妨碍他人”为原则,适度、适时、适地的满足。越过了这个界限,坚定的拒绝才是帮到孩子。从小让孩子知道有比他的意愿更高的原则,是对孩子的保护。长大后,当他的意愿没有实现时,他才不会那么失落,那么“怨天尤人”。

    “不妨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素养,也是从小树立的界限。例如,公共场合不可大声哭闹,这条尺度可以让孩子明白,在某些场合,他的意愿小于应有的规则,这样孩子才知敬畏。当孩子为了自己的欲求在公众场合哭闹,不愿影响他人或丢面子,从而妥协满足、大声斥责以及“我不要你了”的威胁等等,都是或正向或负向的强化孩子的意愿。孩子敢这样做,其实已经是在平时的教育中出现了问题。而在当场,将他带离公共场所,明确坚定的告诉他,“哭闹”不会带来他想要的,坚持到底,才能获得胜利。

    再比如,电子游戏、电视、垃圾食品等等,绝大部分孩子都想要,但这一类属于伤害自己的东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让他们接触不到,就是最好的办法,就像治未病要好于治已病。在小的时候,孩子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各种有趣的事情做,长大一些,他对电子产品就有了一定程度天然抵抗力,就像体内正气充足,自然邪不可侵一样。若在孩子自制力还很弱的时候就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很容易形成依赖,以至于除了电子产品之外,找不到其他好玩的事情。现在就已经有不少孩子,离了电子产品不知道怎么玩,口中喊着“我好无聊”。这不是很奇怪吗?我们小的时候,没有电子产品,却总有很多事情玩不够。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再想靠他的自制力去抵制电子产品,就很困难。其实,是我们大人,把孩子推到了难以选择,难以自处的痛苦中。就像我们给了人毒品,再让人去戒毒,人家戒不了,还用道德去审判“你怎么这么没有自制力”。

    对待孩子的情绪,淡定是原则

    孩子不似大人,在情绪起来时,会掩饰、会压抑、会克制,所以通常面对物之得失,事之顺逆,他们会有很直接、也很随性的反应。这看似不好,但也不坏,只是本来如此的现实。所以,面对孩子的情绪,大人既没必要因太过在意孩子的情绪,对不合理的要求妥协让步,也没有必要大动干戈的谆谆教导、严厉批判。孩子的情绪,来的快,散的也快,大人淡然处之,不声讨,不讲道理,也不妥协,自己该做什么做什么,给他空间自己去面对和消化情绪,就好。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0905育儿背后的学问(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pp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