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一场战役,光解释清楚名称就得费好一番唇舌,意大利人管它叫卡波雷托战役,同盟国称之为卡弗雷特战役,它还有一个名称叫第十二次伊松佐河战役。这场战役在今天斯洛文尼亚境内的科巴里德镇附近从1917年10月24日打到11月19日,意大利人管科巴里德镇叫卡波雷托,德国人则管这里叫卡弗雷特,所以造成了这场战役繁多的名目。
在这条战线上对峙的本来是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双方从1915年中在此苦战11场,打得两败俱伤。奥匈帝国有点吃不消,便向盟友德国求援,因此第12次交锋时,意大利人发现自己面对的是德奥联军。德奥联手果然势头凶猛,再加上还没恢复元气的意大利军基本没有预备队,防线被一举突破,全军溃散。
德军上尉豪普特曼·维利·罗尔发明的渗透战术在这场战役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无孔不入的小股突击队令意大利人疲于应付。
“突击队”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15年3月,它的提出者罗尔只是一名连级军官,但是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罗尔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班为单位,辅以重武器和少量火炮支援,渗透到敌方堑壕用强大火力和手榴弹快速清扫的打法。这种效果颇佳的战术很快就在德军中推广开来,第8集团军司令奥斯卡·冯·胡蒂尔将军将其发扬光大,以至于英国人和美国人直接把它称为“胡蒂尔战术”。
战斗打响后,德奥联军重炮齐轰,此后又加上一轮毒气攻击,意大利人的心理已经崩溃。接触敌方防线后,德奥联军势如破竹,突击队利用手榴弹和火焰喷射器撕出多个缺口,直至意大利人丢盔曳甲而逃,乘胜追击的联军一日之内就推进了25公里。
这一战下来意军损失惨重,上万官兵阵亡,三万多人受伤,还有26.5万人做了俘虏。由于此前的轮番苦战已经让意军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绝大多数俘虏都是自愿放下武器投降的。德奥联军缴获了3000余门火炮、3000多挺机枪和2000多门迫击炮,弹药和其他装备不计其数。战役中的一个小插曲是,年轻的陆军中尉埃尔温·隆美尔带着两名军官和三个步兵,就俘虏了1500名意军和43名军官。
此战过后,意大利人的心理阴影简直难以计量,“卡波雷托”这个地名在意大利语里也多了一种新的词义,用来指代特别惨重的失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