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多年以后,许嵩的一首《断桥残雪》唱尽了西湖冬雪。如今的雷峰塔下是否还有许仙和白素贞的千年誓言呢,领略过祖国山河,那段通往西湖的断桥是否也在静等一场雪落下的声音。“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莲花下嬉戏的鱼儿千百年前只应看了西施一眼,却沉溺了万年,7秒的记忆只为窥得芳华变成几千年来不变的夙愿。
耳边回放着“是谁在耳边,说爱我永不变”去年的六月,我曾有幸一睹真容。苏杭,它不似上海的灯红酒绿,也不如皇城天子脚下般威严,它所拥有的,只是周杰伦口中的“天青色的烟雨,而我在等你,”喧嚣中带着质朴,华丽中带着隽秀。西湖烟雨。宛若一个戴着轻纱的少女,妆容“淡妆浓抹总相宜”,摇曳在那一蓑烟雨中。
我静静凝望着这座千年的古城,它依偎在群山的怀抱中,像一位待出嫁的姑娘,含情脉脉地等待着归来的儿郎。
六月清晨水汽烟雾缭绕弥漫,仿若变成了仙境。这里是否领略过“水漫金山”的壮观景象呢。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西湖边上穿汉服的姑娘带我们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的恩怨令我们惊叹“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苏堤春晓、柳浪闻莺、双峰插云、花港观鱼、曲院风荷、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南屏晚钟、雷锋夕照。 这一刻我突然理解了柳永“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不错的。许嵩说“水中寒月如雪,指间轻点溶解”。林升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我喜欢夏,冬两季的杭州
看过了夏天的西湖,我想,冬天的西湖是是什么样子的呢?张岱说“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壶烧酒,一碟花生米。“独钓寒江雪”的老翁是否也会出现在这里。
游湖的人,三五成群。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拉的很长很长。石板路上长出深绿色的青苔,让这座小桥变得更加独特。不一会下起了毛毛细雨,雨丝被风吹斜像是一根摇摇摆摆地风筝线。上面是小桥流水,远处是江南烟雨,朦朦胧胧。远处的雷峰塔在雨中若隐若现,让人不禁感叹“多少楼台烟雨中”我和好友时走时停,我们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望着我们。我们装饰了别人的窗子,别人装饰了我们的梦。湖里的荷花朵朵争奇斗艳,满湖的荷花随风起雾。它们仰着脸尽情享受着来自雨水的洗礼。六月的荷塘是否有少年溪头卧剥莲蓬?听朋友说赏荷最好的地方,莫过于曲院风荷了,这座建在西湖之上的荷田园林,依湖傍水,亭台耸立,庭院里的拱桥连接四通八达,连接着各个小岛,水中都是荷花。撑一叶小舟穿插其中,仿若来到了秘密基地一般,这里是光影和荷花的故事,让人不禁感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白居易给杭州留下了一道白堤。“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苏堤春晓,苏堤望山桥南面的御碑亭里立有康熙题写的"苏堤春晓"碑刻。两旁遍植的桃柳“万条垂下绿丝绦”听说这里四季景色各异,阳春三月便有了贺知章笔下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掩映湖面,仿佛在清洗一头秀发。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六座桥,杭州人将这六座桥俗称为"六吊桥",民间有"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的歌谣。,桥上栏杆全部采用的是青田雕刻民族形式图案,保持着古桥原有的风貌。
疫情期间在家隔离,未敢前往只能回味那份西湖的美。如今的西子湖,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该是一池春水,桃红柳绿,燕语呢喃。二月的春风下,拂堤的杨柳早已醉倒在春烟里,是否有孩童嬉戏忙趁东风放纸鸢?我不知,我只是期望有一天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我恋西湖,其实不过是为等我和西湖的一次约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