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我不是药神
是穷病,所以不应靠“药神”医

是穷病,所以不应靠“药神”医

作者: 异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18-07-12 09:55 被阅读92次

    这两年我很少看国产电影。原因是我意识到自己的时间经不起哪怕一两个小时的浪费。

    有些时间浪费也就浪费了,但看某些电影除了浪费时间连带智商都要遭受贬损,进一次电影院的体验可能会非常凶险。

    我为人保守,常常宁可错过佳作也不愿意冒着被人当傻子的风险去观影。

    幸好,针对国产电影,这么做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遗憾。

    由文牧野导演、由徐峥和宁浩监制的《我不是药神》上映了很多天,在我混迹的几个网站里仍然是难得的好评如潮。刚好得了几张不花钱的票,我抱着即使有可能当了傻子但不伤钱财就无所谓的心理去看了。

    电影是好电影。

    它让我想起了另一部同样优秀的电影《战狼2》。《战狼2》里,一个爱国的英雄用一腔热血感动了观众。《我不是药神》里,一个爱民的英雄用几行热泪感动了观众。这二者殊途同归都讲英雄主义,产生联想不足为奇。

    诡异的是我居然还联想到了与电影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生作文。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写作文有没有这种困扰。我当年读书时,作文结尾如果不能成功“升华主题”去感动老师就很难拿到优。当《我不是药神》的后半段,刘思慧得知治疗白血病的格列宁仿药只能从零售药店以2000元的单价买回中国分销,问程勇在中国要卖多少钱,程勇回答“500”时,那种在学生时代为了得优而不得不在作文里强行“升华主题”给我带来的心理不适又像鬼魅一样浮现出来了。

    我原本以为电影的后半段应该是这样的:程勇花2000买药并以这个上涨之后的成本价在中国分销。然而,一直享受着500批发价用药的中国病友不相信购药成本上涨的说法,怀疑是程勇变节,为了个人牟利而收刮病人。于是,病人们不再包庇他的行为,迅速倒戈向有关部门供出了他。接着,程勇在悲愤中进了监狱。之后,民众偶然得知真相但都不约而同地因为无能为力而选择了无动于衷。最后,结局两败,程勇坐牢、病人断药。电影就此落幕。

    如果这么拍,这个电影就变成了像韩国的《熔炉》和《素媛》那样伟大的片子。这种电影在中国卖不卖座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要这么拍的话我们是没有机会看到的。

    国产电影很难达到《熔炉》和《素媛》那样的水准,不是因为我们的现实里没有《熔炉》和《素媛》里这样黑暗的故事,而是我们的文艺作品不被允许向人们展示黑暗的故事。

    有人说这个电影的优秀之处在于它批判了现实而广电一改往日作派居然允许了这种批判。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太准确。批判现实的前提是要影射甚至反映现实。《我不是药神》里的现实是什么样的呢?


    电影中,正规药厂代表是以反面形象出现的,暗示了药厂把持有专利的特效药卖到天价是为了盈利而不惜嗜血。

    这个被许多人臆想和认定的现实,在我看来却非常不现实。

    药品的发明专利保护年限是20年。在此期间,原研药厂有自由定价权,不受政府的定价管制。听起来是不是非常冷酷,非常无情,非常无理取闹?可惜这才是客观冷静的现实。

    奢侈品可以通过产品定价从消费者钱包里回收制造、宣传和营销成本并赚得盆满钵满。特殊新药动辄十几年的研发周期、数十亿的资金投入、几百上千的科学家团队的工作,如果不能靠高价来回收研发成本以及盈利,也太没有公义了。

    奢侈品的消费者是社会中的强势群体,而药品的消费者是弱势群体。所以,奢侈品制造商可以靠富人阶层的钱包而将事业发扬光大、万古长青,而药品制造商如果做不到不计成本地救苦救难就应该自绝于人民吗?按这个逻辑推导出来的最终的结局是富人们永远不缺奢侈品,病人却将再无新药,只好被“自然淘汰”——毕竟,“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

    当然,病人作为弱势群体,需要得到社会关怀。像电影里的病人老太对警察所说的:“谁家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从人道上来说,不应该由病人全权承担所有的治疗成本。那么,谁应当承担一部分甚至全部的治疗成本,所谓的社会关怀来自哪里?电影里并没有明示,甚至也不敢暗示。

    按2015年的数据统计,格列卫(治疗慢粒白血病的有唯一正规有效药)在中国大陆的零售价之高为世界之最。原因是中国大陆对绝大多数进口药征收3~6%的关税,外加17%的增值税(在英、美、澳等国家,药品是0增值税)。

    这样的现实决定了病人的苦难要被看见并得到应有的救助很难,但是,痛苦化为愤怒之后再来处理就容易得多了——只需要找到一只替罪羊来作为病人的出气筒就可以了。所以,电影里的药厂代表被愤怒的群众围攻了。

    这一幕是很现实,但不应该。

    当然,对国产电影这种旁顾左右而言他的操作我已经习以为常,尽管内心从来未能对此免疫。

    为了过审,模糊焦点拉人垫背的事情可以体谅,但是远远谈不上正义。


    电影中程勇在现实里的原型陆勇本身是病人,对同一个群体里的人类遭遇感同身受,但也只是利用自己的资源来帮病友代购印度仿药而不牟利。他的行为,是在利己的同时兼顾了利他。仅仅是这个程度的善良也足够树立他在病人中宛若”药神“的伟大形象。在现实里成为英雄的门槛不高是因为普通人非常难以超脱世俗的羁绊而做出普渡众生的行为。哪怕在国外的电影里,绝大多数英雄也是先要父母双亡、自己孑然一身之后才可能放下一切去拯救世界。所以,普通人哪怕对世人主动释放一定程度的善意,也容易得到世俗的盛赞。

    电影里,“药神”的门槛被大大拔高了。程勇作为一名一度唯利是图的壮阳药商贩仅仅是受病人们悲惨命运的感召、经历了朋友因断药而自杀的痛苦,在上有卧病在床的老爹,下有出国在外的儿子和在自己服装厂里工作的工人这么多社会关系的羁绊之下,竟毅然选择了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做出了玉石俱焚的人生决定——以500的超低价销售进价2000的仿药,不惜每个月倒贴十几万直至工厂倒闭、自己锒铛入狱。程勇的行为恰好履行了他在电影里游说刘牧师时说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话。

    然而,电影的名字是《我不是药神》。

    所以,要怎么做才能称得上是神?

    如果说电影里病人围攻药厂代表的一幕是现实的写照,那么,程勇仅仅出于愧疚而拼上全部身家以及付出人身自由的代价去为病人代购药品的行为则只能说是文艺上的美化了。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我们往往在后半句用力过猛,而忘记了前半句才是艺术的根基。

    电影的前半段,病人围攻药厂代表的行为可以理解,但并不正义;电影的后半段,程勇不顾一切替病人代购药品的行为非常正义,但我很难理解。

    所以,我说《我不是药神》是部好电影更多的是对其技术层面上的评价,演员的演技、题材的选择、服化道的精致、光影的运用等等都在及格或优秀线上。再有一点同情分是因为有网友说“这部电影如果说有遗憾的地方那也是这个时代不让它变得更好。”

    希望如是。

    只是一碗用纯正鸡肉熬制的汤仍然是鸡汤。好喝,但是没有肉。

    对于国产电影,我也期待像电影里程勇在法庭上说的:“希望未来会更好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临床小科比:挺喜欢你的文章,我也写了一篇《请做自己的药神》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本文标题:是穷病,所以不应靠“药神”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sl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