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你有一封信
昨天没有晚自习,刚到家,一个陌生号码打进来:“喂,你是张显吧,你有一封信,戴莲华写给你的信。”哈哈。这里有个小故事。
那天早读课,我们诵读宋词,读到“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些诗词名句,又引发了我们有关信件的话题讨论。
孩子们说,现实中从来没有看到过一封寄来的信件,也不知道怎么寄信,更别提收到一封信时,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了。有的孩子,我在上学期给写过信的,但那只是装在信封里我自己递给他们手里的。
我跟他们说,在二十年前,信件还是人们交流的重要载体,可是,现在纸质信件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我决定给他们写信。让他们知道整个的写信、寄信、收信的流程。让他们通过信件,体会一把“从前慢”的生活。
但最先的收信人是谁呢?我决定由当天的值日班长来抽取。结果,张显同学成为幸运者。
当天就行动起来,可是,信件写好后,感觉写在普通的活页纸上,还缺少一点仪式感。于是,我立即网购信纸。几天后,信纸到了,重新誊写。在一天中午,匆匆赶去邮局。
可惜,大门紧闭。在邮局门旁的展示牌上了解到作息时间,上下午我们放学时,他们早已下班了。门口有邮筒,但我得买他们专用的信封才可以。那只能等到我们学段放假了,才能将信件寄出。
那天上午,终于有空去了邮局。里面只有两名工作人员,没有其他人,很清静。我问:“请问,现在还可以寄普通的信件吗?”“可以呀。”得到热情的回复,并递给我信封和邮票。让我惊讶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寄一封信,才一元一角钱的费用!
我把封好的信教教给她,表示感谢,轻快地走出邮局,轻轻输了口气——终于发出了,静等收信。
我以为,起码要得一个星期的,没想到,三四天,信就寄到了。由于张显同学住校,所以,收信人的电话填的也是我的号码,邮递员以为我就是张显。
今天的晨会课上,孩子们终于见识到了盖着邮戳的信件!我还给他们展示了那天拍取的邮局、邮筒的照片,力求让他们感受真切一些。
二 一封道歉信
小许与小裴本是两个好朋友。可是这学期,小裴表现出很讨厌小许。他跟我说,不想看到他,甚至听到他声音心都烦。他说,甚至都烦到不愿意在教室里待着。
主要原因,就是小许同学说话不文明,总是好骂人。他说小许上学期对他的骂,已经给他造成很大的伤害。
唉,小许这好骂人的毛病有渊源了!记得,七年级时,我教他语文,但我也知道他天天被人举报骂人。八年级调入我们班,上学期也常被人举报,找他批评谈心多次,但效果甚微。
可是,小裴如此反应,我很惊讶,因为平时还总能看到他们一起玩啊。我让小裴把小许骂他的那些话写出来,基本就是某种食物或事物前加小裴的名字,比如“小裴红烧肉”啥的。我很惊讶,这不就是好朋友之间的玩笑嘛。
然而,我看小裴那非常委屈流泪的样子,感觉到事态的严重。当时小许也在场,估计他也没想到小裴能有这么大的反应,脸色端肃起来。当时,在我示意下,小许向小裴道了歉,但小裴接受得别别扭扭。
当天晚上,小裴请假回家。第二天,我找小许深聊。我跟他说,朋友之间说话也要有度,你以为的开玩笑的话,在别人那里不一定是。他表示认识到自己对小裴的伤害,表示很后悔。我让他给小裴写封信道歉。他认真写了,写过给我看,我读到了他的诚恳。信中也写道:“许多次,我自己并不是想骂你,只是以为好朋友之间的玩笑。……以后,你要原谅我,还愿意跟我做朋友,我一定会跟你好好相处;你如果不愿意继续我们的友谊,那我也不会打扰你。但要是你遇到困难,我愿意帮助你。……希望我能弥补之前给你造成的伤害。”
那天,小裴返校后,让他亲手交给小裴。小裴当时就抽出来读了,读后表现出开心的样子。小许又一次向他鞠躬道歉,两人还握了手。
经过这件事,小许同学终于改了许多。成长的道路啊,真不平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