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完了水均益的《益往直前》。
书中是对几个重大采访、事件进行的整理,故事的叙述、采访的情景、受访人物的特点、感悟等等。
伊拉克战争部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伊战爆发前后的采访事件等,第二部分是伊战10年后,水均益再次回到伊拉克采访的所见所闻。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他在伊拉克最好的朋友阿布,在十年后再会时的改变。
阿布,如果用几个词来表述他在伊战爆发前后对水均益在伊拉克时所做的事,应该是:出生入死、两肋插刀。两人是非常好的朋友,水均益在那里有什么困难、遇到什么麻烦,阿布总会一呼即达。战争爆发之后,水均益三人无处可去,也是阿布动用关系找到安全的藏身之处。
然而伊战10年之后,再次回到伊拉克的水均益看到了极速衰老的阿布。在普通司机带车开出一天200-300美元的价格下,阿布给出了500美元一天的价格。后来阿布担忧自己的大儿子在萧条的伊拉克找不到稳定的工作,想让水均益将其儿子安排在中央电视台驻伊拉克记者站。最终,他与水均益闹翻的导火线也仅是600美元。
600美元或许只是点燃导火线的最强一个火星,但是无论是哪些理由,十几年友情在战争之后,画上句号。
为什么会结束?因为战争。战争让物资匮乏,给了人们更多彼此考验的机会。战争让人忧虑、敏感,让人失去闲庭信步的洒脱。战争激化的又岂止是国家和种族间的矛盾,当物质作为检验人性的最低一条线时,安然通过的太少了。当安全、明天这样必然的东西,都无法得到保证的时候,谁来保证道德的底线离此千里。
战争之后,如果国家还是自主的,还可以慢慢修复;若是已名存实亡,人性会在黎明到来前,展现出极尽让人悲伤的姿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