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狐
《周易》中出现的狐狸形象比较有趣,一只狐狸要过河,小心翼翼,尾巴竖着担心弄湿,结果还是被水弄湿了。《解》卦说“田获三狐,得金矢”,很多解释为打猎抓了三只狐狸,还捡到金箭头。这大概是做梦吧?抓到三只狐狸已不易,还要捡到黄金,别说古代黄金少,就是现代也没有呢。所以,这里狐狸,应该也是指狐狸图腾的部落,就是去抢劫狐部落,还抢到了金做的箭头。
《周易》中含有狐相关的卦辞和爻辞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4156/c2e6b9af41a65cc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4156/ec37464ffbac059f.png)
2、蛊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4156/768ba300bf454c77.png)
蛊是一种虫,但到底是什么虫,这个有很多解释。
一、蛊是肚里虫。“蛊,腹中虫也”(《说文解字》),那可能就是蛔虫。
二、蛊,血中虫,在本卦指祭祀用昨肉上生的蛆虫。此蛆虫可食,亦称肉芽。直到现在都有人特意悬吊一块肉,下置一盘,待肉芽出,落至盘中而后食,做法类似蜂蛹。
三、蛊,本意是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传说取有毒的蜈蚣、蟾蜍、蝎子、蜘蛛等百虫于皿中,使互相蚕食,最后所剩的一虫为蛊,蛊毒是专用来蛊惑人心、毒害他人的。
四、苏轼说:“器久不用而虫生之,谓之蛊。人久宴溺而疾生之,谓之蛊。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谓之蛊。”
五、蛊,指蚕。“蛊”字表示“器皿中有许多虫子”。在【蛊】卦中寓意为“在器皿中养蚕”。蛊卦辞讲的养蚕这项事业抓好初始阶段的管理工作很重要,是搞好养蚕工作的关键。因为一龄蚕吃三天桑叶开始就眠、蜕甲,所以称作“先甲三日。”二龄蚕吃两天半桑叶开始就眠、蜕甲,所以称作“后甲三日。”
养蚕是我国祖先很早就开始的农事活动,据浙江湘湖考古发现,八千年前就有丝绸了。顾喆刚推测说大禹的禹字在甲骨文就是一只蚕。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4156/a8107cbaa47d4c2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4156/64d7d209e6ad3bcb.png)
六、蛊,是一种巫术。
七、蛊,引申为坏事,如红颜祸水,暗指小妾。
《周易》中含有蛊字的卦辞和爻辞,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4156/3550d895452e71ea.png)
《周易》中的蛊,确实很奇怪,跟父母有关系,这到底是什么虫呢?
“干父之蛊”,有一种解释是继承父亲的事业;另一种解释是纠正父亲的错误。两种解释完全是颠倒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