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首先读书可以拓展一个人的视野格局,不管你去看阅读干货笔记或是大咖拆书,你得到的始终是支离破碎的讯息,但如果你能完整的读一本书,将会带来的是一种渗透进血液的视野改变。
读书能带来宁静心流,她可以改变我们浮躁的生活节奏,有研究表明,在我们无意识的刷手机看一段毫无营养的段视频,跟着一个又一个公众号焦虑的时候,存在一个能量空洞,️而走出这个空洞,就是放下手机,拿起书开始阅读。
在一个一个字的缓慢阅读当中,在一页一页的翻动书页时,呼吸会放缓,你会逐渐进入心流的状态,这种感受会滋养你的心,滋养你的生命。
很多人拿到一本新书,习惯从头到尾一字一字的把它读完,其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三遍,分别是概览,扫读,精度。
三遍读书法
1 概览,判断一本书的价值。2扫读,快速找出你想要的东西。3精读,把用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
第一遍看结构,确定要不要花时间读。第二遍,用快速的方式整体浏览一遍,看看这本书的结构,脉络,重点是什么。第三遍,挑自己喜欢的部分反复看,最后把它成为自己的东西。
把阅读的时间调快,能帮我们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毕竟阅读是一件需要耗费大量脑力的事情,所以不要把时间拖的过长,应该想办法快速找到一本书的价值。
在读之前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透过这本书想了解什么样的概念?为有没有读过类似的书?
注意重点标注,可以画思维导图,画的好不好看不要紧,把重点划下来,看自己需要了解底层规律的内容。
最后用自己的话去复述;这几段讲了什么?这些要点之间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可以如何把他放进我的框架里。其实很多书没有精读的必要,需要精度的书就一定要做到重点的部分,能记住,能输出才能真正变成你的东西。
记笔记不要停留在抄书的层面,需要仔细想想,想你记下来的东西哪里好,把好东西写出来,或是联想其他信息和感想,长期累积,新知识和旧知识的链接和互动速度就会越来越快,简而言之就是用自己的话去复述整段信息,讲了几个要点,分别讲了什么?这些要点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可以如何把它放在我的框架里。
最好的方法还是把学到的内容写出来,跟别人分享,能够写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写作是对学习的深度加工,也是整理回顾知识体系的最好方法,同时在分享中得到的乐趣比一个人读书享受乐趣要多的多。
我是罗琼,爱阅读爱写作爱分享,也爱正在看文章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