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18年4月写的《#007-Back to Instapaper》中说明了我当时使用的「稍后读」服务Instapaper以及对「稍后读」这一数字生活需求的看法:
在信息过剩时代,「稍后读」服务的需求是切实存在的: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在当下的碎片化中随时随地都能顺畅地读完想读的内容。这一阅读需求其实可以被分割为三个部分:找到想读的文章、将其收集到一处、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事实上,对于一个稍候读服务来说:第三点是产品的根本,第二点是实现更本的途径,第一点是可有可无的增值服务。而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本末倒置的局面。
事实上正如该文中所说的一样,在确定使用Instapaper之前我也在Pocket、Linnk、收趣等其他服务中来回切换,以让所使用的工具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并让这一需求的解决变得更加简单、高效。最后在接近一年的Instapaper充当阅读主力后我使用了新的「稍后读」流程。
再说新的「稍后读」流程之前,我想要先来谈一谈之前使用Instapaper的缺点在哪里。的确用Instapaper这种方式可以解决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所提出的阅读的三项需求。但当我写那篇文章时,Instapaper尚未依旧独立,它依旧可以提供给所有用户无限量的高亮、批注以及全文搜索。而后来重回独立之后,这些功能再次回到了付费才能使用的状态。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Instapaper本身只是一个很好的阅读器,但他并非一个像Evernote那样很好的归档终端。而尴尬的地方在于从Instapaper到处内容到归档终端并没有一个顺畅的良好的体验。(我之前的操作方式是用IFTTT关联Instapaper的Starred文章到Trello,然后再用Safari打开link剪藏到Evernote。其步骤之繁琐,令人发指。)第三点问题在于,Instapaper太专注于阅读本身了,以至于它只能用App角标催促你还有多少篇文章等待阅读,却不能让你对阅读做出合适的管理。
那么我现在才用了什么流程解决了这一问题呢?我的思路是这样的:为了克服上面说到的第一个批注问题,我选择将我所有需要批注的文章都转到DEVONthink统一处理,目前我使用的格式是Fomatted Note。DEVONthink的强大功能用来处理这个需求绰绰有余,同样地它也支持全局Tag和全文搜索。(而放弃Evernote转向DEVONthink的原因在于:Evernote越来越封闭了,它越来越想成为你一切资料的终点。但我的实际中还是有在归档后在转出其他操作再处理的需求。)我每周末都会安排固定的时间清空DEVONthink的Inbox。而那些不需要批注的但需要阅读的文章我现在会把它们统一丢进Todoist的专门项目「Readit」。这样做的好处在于Todoist本身作为一个任务管理应用刻意很好地解决上面的第三个问题,安排什么时候读什么文章;而且用Todoist点开文章是跳转原生网页或原生App,阅读体验可以保证,同时还能看到评论,对文章展开思考,而不用再考虑用什么「稍后读」工具抓取文章更好的问题。最后「稍后读」的归档,正是上述问题的第二个,我考虑再三还是以每年25美元的价格订阅了Pinboard。在这之后,一切都变得简单、高效了。在Todoist点开文章阅读后,觉得需要归档的,只要将其打上Tag放入Pinboard就好。Pinboard支持离线备份和全局搜索,几乎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处理归档网页链接的最好解决办法。
回过头来看当初我提出的「稍后读」需求的三个部分,现在这一系统依旧满足。因此,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工具本身对一个人而言并无好坏,只有合适与否。应该以自我需求出发去寻找工具、搭建流程,而非反其道而行之。
本文系Whalechoutalks项目短文计划的第33篇,欢迎通过Telegram加入Whalechou Talks的Channel,第一时间掌握Whalechoutalks的最新动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