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惑

作者: 明续 | 来源:发表于2018-02-07 22:52 被阅读36次

——余秋雨《泥路修行》

      一

        人一生由一张白纸开始,在沾染社会的风气后,不断地被涂画,有些画得很美,有的一塌糊涂,有的甚至是丑陋无比。这是人生历程里受各种惑的毒害所致。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三十岁前人在不断地追逐梦想:名利,金钱,权力。在追逐这些东西之时,又顺带产生追逐潮流的思想,产生与人,与社会的仇恨。等名利金钱或权力收入囊中了,仇恨或烦扰也随之而至,扰得后半生不得安宁。四十岁后,为使得安宁,就想着如何脱离苦海,追求简单,这就是要“不惑”。

      有志者事竟成,依靠聪明才智和丰富学识,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立”总会到来。而去“惑”,恐怕也要有“有志者事竟成”的决心,要有比“立”更高的聪明才智更丰富的学识才成功吧!遵循人类发展的规律,人不可避免的要发展,要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善,要争名夺利。但是长而久之人也会烦厌成功后前呼后拥和天天锦衣玉食的生活,就会转向平淡简单的生活,这是人的劣根性:没有的总是拼命向前,到手了又想过清茶淡饭的生活。不危言有些人只是口头说说,以掩藏内心的机密。但有些人真实想回到原来,可惜已经不可实现。“四十不惑”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句空话,只是口头一般的诵读而已。

        生命是要精彩,但是生命更需要安宁。月亮的光柔和地从空中照射下来,你想着要上天摘下来好让你时刻拥有终究不可能,不如静静的站在地上,让月光融进你的胸怀,让你融进那片月色里,这时你的脸,你整个人整个生命也沐浴着月光,光辉就如同从你的身体发出,你不就是闪耀了么?

      人生之惑来源于争名夺利,去惑归真必要淡名消利。

        二

        我们不断产生“惑”,又要不断地“解惑”。解惑的目的是求得心灵的安静。解惑的过程艰苦卓绝。解惑的道路不计其数。《泥路修行》从道家儒家佛家法家理学等解析解惑的道路。

        每一条路都不会简单,不会轻而易举地到达,都是需要历尽艰辛,不停地摸索,才会寻到解惑的捷径。我们可以慈悲为怀,可以山中问道,可以心无旁骛,可以良心发现,可以无为而治,可以庄周梦蝶,可以魏晋风度,还有很多可以……只是这些都不能完全的真正的去惑。

        不能去惑,不是全堵在生命里了吗?

        三

        人生去惑,必经修行。修行者需选择修行道路。路多,不经意间又会造成新的疑惑。余秋雨在《泥路修行》里说,欲去惑,要先放空。唯有先空,才有地方放进。放进什么?放进大爱大善,放进怜悯之心,放进关怀之心。放进对世界对人类的体恤之心。

        人于这个世界,是一体的,溶于这一体,便会为人类文明贡献一生的绵薄之力。站在世界的高度,便会感觉自己身上的那些惑其实不算什么,何必再在乎他们呢?这样一来,惑去人真。

      当然,这个过程是艰苦卓绝的,但也是美丽无比的。因为你在放空的过程中,在站立的过程中,你会看到美丽的风景,这些风景无疑会令你心旷神怡,震撼你的灵魂,洗涤你的心灵,令你脱胎换骨。

        生命过程就是这样,不断的产生惑,最后又不断的去惑,由此完成一生,或许还可以给这个世界留下有用的东西。

相关文章

  • 人生之惑

    ——余秋雨《泥路修行》 一 人一生由一张白纸开始,在沾染社会的风气后,不断地被涂画,有些画得很美,...

  • 人生之惑

    大千世界,如梦如幻。 斗转星移,光摇影乱。 我睁大好奇的双眼, 将这世界认真窥探。 为什么世界总难两全? 为什么聚...

  • 人生之惑

    一日,某人苦求禅师解人生之惑,禅师闭目打坐,不答。他再三请求,禅师无奈,遂取纸笔作一偈,曰:“天鹅鸟飞去,...

  • 知者,智也

    知者,智也。人有惑,故问之,思之,解之。惑已生,审问之,问惑之根本;继审问,慎思之,思惑之因由;慎思毕,善...

  • 下水文言文 “豁”然开朗

    “ 豁”然开朗 世人皆有惑,孰能无惑,惑而不解,其为惑也,惑而解之,其为朗也!...

  • 惑:福兮·祸兮

    惑:迷茫、疑虑、担忧、恐惧⋯⋯ 生活之惑,延缅流长.. 人生到了四十才能走出不惑之年,何等的漫长岁月,需要经历与煎...

  • 人生境遇之:惑

    都说是华丽的转身,可面对新的环境,着手新的工作,如同身在一处陌生的涵洞,回不了头,只能向前,还必须颔首低眉...

  • 人生终奈何(中译)

    高山樗牛 人生终奈何,是实一大疑问。生成回天之雄图,死垂千岁之功名,人生应以之尽?予甚惑之。乐生前一杯酒,...

  • 《梁祝》:性别之惑、爱情之惑、时代之惑。

    徐克拍《梁祝》会是什么样?看完后,感觉这部电影真的很“徐克”,漂亮的光影、先锋的意识外加插科打诨的幽默,像《青蛇》...

  • 无惑集-名来

    韩愈语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故取无惑,意在从师 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之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hz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