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子蔷薇
01.
晚上刷朋友圈,看见一位文友的状态:好友三四千,却没有一个人可以聊天。
孤零零几个文字,配一张夜幕中女孩依栏而靠的照片,那种孤独,在黑压压的夜色里,随意流动。
不禁顺手点开自己的好友录,发现不知不觉,我的好友也已经好几百了。
作为一个性格有些孤僻的写作者,极少主动去添加别人,因为添加之后,也不知道能够聊些什么。
我喜欢和文字打交道,甚过于人。
曾经有人对我说:我想走近你,到你的身边,了解你的认知,了解你这个人。
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我总是不知该如何回应,最后也只能憋出一句:都在文字里。
这是写文者的幸运,悲喜离愁,都可以化作文字,纵使无人懂得,依然可以慰藉自己。
但更多的孤独者,只能默默地刷着朋友圈,看会新闻八卦,聊些无关痛痒的天,假装孤独已经被填满。
02.
上期课程结束时,花三千大洋给老爷子买了部新手机,怕他在这个没有朋友的城市,无人可聊天,无人可吹牛。
没过几天,我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因为我发现,老爷子一天到晚都在看手机,完全处于痴迷状态。而他看得最多的,就是各个客户端的视频。
作为一个内容产生者,太了解这个行业里,为了流量和分成,很多人已经完全没了节操和底线。
可对于六零年代的老一辈,刚刚被微信和互联网冲击,可能瞬间就淹没了鉴别能力。
每当我坐在地板上陪小五月玩耍,老爷子就抱着手机,坐沙发上看视频,偶尔说一两句评论。
那个画面,并不美好,倒显得老人特别的孤独。
突然很怀念小时候,父亲每次忙完回到家里,躺在斜倚上,看那本翻烂的小说,无形之中,总有种向上的力量。
人活在真实生活里,心是定的;活在虚拟想象中,就容易飘忽落不了地。
从这个层次上说,网络不但没有解决孤独,反而将更多的人,带入新的孤独。
03.
2017年结束时,很多软件都针对自己的用户,做出了大数据分析,其中网易云音乐的数据,最温暖人心。
这一年里,你一共在云村听了1596首歌;
你热衷的风格成迷,喜欢在深夜听歌;
8月7日大概是很特别的一天,这一天里,你把陈奕迅的《好久不见》反复听了68次;
11月16日这一天你睡得很晚,1时30分还在与音乐为伴,那一刻,你在听......
换句话说,网易云音乐,比你最亲密的人,更懂你。
几点钟睡觉,什么时候失眠,哪个点在思念某人,或者喟叹生活不易,它读懂得,像一个朋友,絮絮叨叨述说,这些音乐背后,隐藏着的高冷和孤单。
无人懂你,除了大数据。
于是我们就会想,如果男友连大数据都pk不过,那还有必要保留这个男人吗?
这个世界很快,传统的狗血片段:女主生病男主送药,体现男友力的爱心早餐,换到现在,一个电话,京东比他速度更快、更靠谱,而且,一定不会责备你增添了麻烦。
一切变得便利而快捷,唯有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变得越来越艰难,也越来越易碎。
04.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中讲过一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老人,每天在直播平台上拉二胡,也不说话,就是一直拉。
视频中,老人是左手拉胡。
由此判断:这是一个离异或者鳏寡老人,因为无人听乐,只好拉给陌生的万千网友听。
他是在拉二胡,还是在拉孤独?
想起2016年和闺蜜去广西桂林,水边林立着各色小亭,老人三五成群,拉二胡,唱小调,乐曲声悠扬。
坐在他们身边,你会觉得,流动的压根不是音乐,而是生活,浓浓的人和人之间亲密链接。
十分担忧,若干年后,楼亭小榭中,每个老人都抱着一个手机,那该多么苍凉。
就像没有力气的老牛,拼命追赶机器人索菲亚,滑稽又无力。
孤独是孤独者的修行,你我都难逃。
我们要学着以最快的速度赶上科技发展步伐,同时调整自己,寻觅孤独时刻,倾听内心需求,以免越来越迷失。
时间花到哪里,情感就流动到哪里。莫让虚拟而冰冷的寄托,占据你的生命,而让孤老者凄凉、幼小者缺爱。
—The end—
作者:竹子蔷薇,坚持码字的大学老师,善解人意的心理咨询师,竹子蔷薇写作营创始人。坚持理性,偶尔犀利,想用一支笔写尽平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