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史

作者: _舍我 | 来源:发表于2020-01-20 22:38 被阅读0次

针对吴晗初治明史,胡适向他传授的都是切实可行、易窥门径的经验之谈。概括而论,就是以《明 史》为根本,了解一代史实之全貌;以《明史纪事本末》为补充,把握重要史事之前后发展;以《明 实录》为参照,理解史实的繁简、差异;渐次扩大史料的范围,以至于文集、杂记等等。前后次序分 明,而中心在《明史》。欲通一代之史,必先读一代全史,这是一个打基础、立根本的过程,治史必 须先因而后创,没有对旧史的充分了解,就不可能创立新说。因而,胡适要求吴晗在读完一代全史之 后,可以作一些小而专的研究,训练自己处理史料的方法。

吴晗听从胡适的教诲,随后买来了一部《明史》,逐日点读。准备读完《明史》之后,“再照(胡) 先生指示的逐步做去”。一段时间之后,吴晗从《明史》中读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最叫人疑心的一个 是胡惟庸事件......这事叙述得非常可疑,关系非常重大,中日诸记载又均有矛盾。”2吴晗以胡惟庸事 件为中心,排比不同史料,考证事件之真相,最后成《胡惟庸党案考》一文。吴晗自己对这篇文章始 终看重,认为是他明史研究三部曲的第一部。三部曲的第二部是关于建州史研究,这也是由读《明史》 而发现的问题,“因为清修《明史》,把它自己祖先这三百年间的历史都隐没了,篡改了,歪曲了,为 的是好证明清朝的祖先从来都没有臣属于明朝,没有受过明朝的封号,进一步强调建州地区从来不属 于明朝的版图等等政治企图。”3吴晗因此决心重写建州史,以补历史的空白。

读史之时,抄写札记,这是胡适传授的另一个治学方法。

胡适在传授治学之道时,还特别要求吴晗:“治明史不是要你做一部新明史,只是要你训练自己作一个能整理明代史料的学者。

除《明史》之外,另一本工具书颇为先生重视,那就是《四库总目》,全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转自张显清 赵克生:《从创造到普及:吴晗先生的学术贡献》,《古代文明》第3卷第3期(200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治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il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