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思悟3——方法论(清静持一,无违道心)

思悟3——方法论(清静持一,无违道心)

作者: 帅_帅 | 来源:发表于2018-10-06 23:50 被阅读29次

一、方法论的构建

朋友在帮我从塑世界观后的第二天给我发了这样一段文字,大意就是让我相信自己,坚强勇敢,以获得逍遥游的力量。今天,朋友紧接着上次的世界观帮我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方法论。

在刷新了我的世界观、扩大了我的眼界和格局后,朋友今天用陆王心学的理论给我上了有关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生动的一刻,并根据我的问题帮我提出了一个方便我回忆的口诀:清静持一,无违道心。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通俗地讲,就是我们知道的和我们的行动同时发生,套用官方的说法,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怎样的呢?我们片面地理解知与行,借用初中的物理知识,总把这看作一个串联的过程,要么先行后知,要么先知后行。但前者缺乏思考,是一个可以被替代的机器人;后者缺乏行动,是个思想的巨人,践行的侏儒。

那么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呢?是把他们并联到一起,两者从一点出发,并列前行,最终归于一处。假设我最近想要学习财富自由这路这本书和音频版的内容,并不是说我要听完全部的课或者看完全部的书之后再去践行书中的观点,而是要一面阅读理解内化,一面践行操作。

以投资理财为例,投资的三个要素是金钱的数额、使用年限和智慧,前两者是我目前无能力掌控的,但不是说我没有大额的金钱就不去理财了。也不是说我一定要习得理财的全部智慧才能去操作投资。而是可以一面积累智慧,一面给少额可以试险的资金无限期地判刑,通过积累智慧和实践并联而行,让自己快速入门。

再举一个例子,我在思悟2中总结了朋友给我提供的世界观,这是目前我能接受的最有意义的价值观,我非常认同。但是在该价值观为我提供更大的格局和更宽阔的视角后,我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行为上的改变。我依旧会急功近利地想要获得快速成长,希望自己的财富自由目标会来的快一些,再快一些。

似乎我只是在思想上接受一个符合我认知的世界观理论,知道每个人的修行之路虽然不同,却殊途同归,我们的终极目标,不过是为成长为道我合一的自己。

我明白修行之路漫漫长,明白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成长,这是我的世界观或是价值观,但是从观念到最终的践行,还有很远的距离。

朋友今天向我传达的知行合一理论,就是要让我现在的行为和我更新之后的世界观体系相匹配。让我不至于活在思想和行为不匹配的鸿沟里面,一片混沌。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一样的困惑,当目前的自己距离成长后的自己过于遥远后,梦想的力量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反而会成为消沉的阻力,让自己止步不前。

而朋友的知行合一讲解让我意识到,当我消沉时,我应该立刻想到更新后的世界观,以更大的格局去看待当下的问题,知道这是修行的必经之路,就不会如此消沉。

而当我们情绪处于暴躁的边缘时,不可能迅速想起全部的内容,那么就需要一个简单的口诀,建立强连接,让自己想起口诀就想起践行的理论,迅速恢复平静。

在我说完我的问题,朋友为我想口诀,(上学时就如此,我因为看书有限,能感知到一些东西,但是我说不明白。但我和朋友说完,她就会高度概括一个词句,精炼准确地表达我的意思),最终我的口诀是:清静持一,无违道心。

二、解读“清静持一,无违道心”

“清静持一,无违道心”这八个字高度概括了我的一切世界观和价值观。

清静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或许我的修行路就该如此清静,从小到大的环境都很清静,结交的挚友在平日也只是保持着淡淡的君子之交,和家人之间也是如此,平日也不愿意表现的太炽热。

持一有两层含义,受老子影响,认同道〇德一这个说法。一字一取德之义,持一即暗示自己保持德性德行,做一个充满爱和能量的厚德之人。一字二取唯一之义,想来给人生做减法是我修行的必经之路,专注唯一,才能做的更好。

无违道心放在一起理解。首先是道,何为道,我以为道即是我,我即是道。我们讨论了那么久的世界观,不过也只是在说明一件事儿,修我的过程即是修道。无违是不违反,其实此“无违”也等同于彼“无为”。

老子强调无为的重要性,认为无为是事物自然发展的前提,是保持事物最初状态的一种趋势。按照自然的生长规律,不外加有为干预,最终就能达到自然的状态。而在老子的观点中,自然的状态即是道。因此无为道心放在一起,也暗示我用无为的处事原则,顺应自然(道)的心。

这八个字放到一起,既能指导我的思想,又能指导我的行为。

三、总结

借用李笑来老师的操作系统:概念及关联、价值观及方法论、实验及践行。其实这是更喜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我明确一个事物的概念,并能和已有的知识体系关联到一起,我就能依据以往的经验选择更适合的价值观及方法论,在建立方法论后,才是依据此进行多次的实验和践行。

其实这就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通过不断地更新和建立连接,优化头脑总已有的价值观,并以一种强强化的方式让自己形成指导的方法论。最终依靠实验践行不断优化,反复推论,直至让自己最终获得相应的本能,一点一点接近自然的自我。

以上,清静持一,无违道心。

相关文章

  • 思悟3——方法论(清静持一,无违道心)

    一、方法论的构建 朋友在帮我从塑世界观后的第二天给我发了这样一段文字,大意就是让我相信自己,坚强勇敢,以获得逍遥游...

  • 孝父母,具体应该怎样做?

    孝道心得之十 孝父母,具体应该怎样做? 一、孝父母的原则是三点: 1、尊敬 2、顺承 3、无违良心 二、在现实生活...

  • 【第十四课】清静无为:纯正心灵,无违自然

    读后感之《胡立根——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修身课》 【第十四课】清静无为:纯正心灵,无违自然 清静无为:春秋时期道...

  • 无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礼也;死...

  • 22《论语》学习

    【原文】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

  • 真我无违

    无为者,无违也,真我无二无外,故无违也。

  • 七绝 松柏(咏物)

    惟持一色寻春对,总见千红笑脸迎。 我不追秋叶陪葬,无同佞木去违生。 注: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 黄帝内经

    回避。思想上清静安闲,无欲无求,真气深藏顺从,精神持守于内而不耗散。这样,疾病怎么会发生呢?所以他们心志闲定,私欲...

  • 《清静经》里无清净

    《清静经》里无清静 原创: 裴靖一 龙虎山道教 2018.10.9 说起修持《清静经》(原名《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 七律 自述

    暗里忧惊事事违,嗟吾嗟世渐无凭。趑趄曳却湿云翅,腾越伤及大道心。江上居然千字笔,阁中萧杀五弦琴。计拙翻畏拨船看,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悟3——方法论(清静持一,无违道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lk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