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独立时评团
听说教育的围墙打开了,人人皆可参与???

听说教育的围墙打开了,人人皆可参与???

作者: 伙焰 | 来源:发表于2017-11-29 13:34 被阅读43次

感谢这样资讯发达的时代,知识互联网,让我们了解到不同国家、地区的人,都在关心什么?都有什么样的困惑和期望,也感谢这个时代因为资讯的发达,倒逼每一个人接触资讯的人,你必须开始生出批判性思维,你必须对汹涌磅礴而来的海量讯息,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有自己的过滤体系,你必须在众多评论和潮流的声音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依旧保持在自己生活节奏里的能力。

快10天的时间,一家幼教机构掀起的对教育和对社会信任的全民大讨论经历了爆料、讨论、朋友圈接力传播、有关部门的澄清,似乎是平静了,接下来大家期待的可能是江歌案的审理,这两件事一定会成为2017的热词之一。

从豫章书院、到幼教事件,全国民对教育的观察和思考,似乎进入了一个人人有话说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来对教育、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结果指手画脚,发表意见,这是时代的进步,说明人人都有期盼,期盼教育成为缓解压力的一味理想药,但教育究竟是什么?

人类之所以能够站在地球生物链的顶端,近90%的原因归功于教育,是教育将人类上千年的进化常识变成知识体系,用教育的方式一代代往下传承,于是,人类的进化被加快了,竞争优势凸显。

也是在近30年的发展中,教育带来得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加,带来世界格局的变化,甚至带来国家国防科技的进步,也是明摆着的事实。但是随着整个全球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相对停滞的低速发展期,带来的连锁反应以及波及到的民众收入话题,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忽略的所有人的发展问题、社会问题、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民风民俗问题、宗教问题、舆论问题等等开始凸显。眼球效应统领一切,谁都希望一鸣惊人,谁都希望人流量带来的经济效应,所以,对教育的讨论拉开了帷幕。

教育是什么行业?服务业?第三产业?上层建筑?

教育,特别是公共教育培养的是人力资源,所以说是服务业没毛病,服务于其他产业的人力资源需要。教育同样不能直接创造工业产品、农业产品,第三产业也没有错。教育从业者收入在所有的收入的排行榜中,倒数,所有高考状元很少回归教育,而且在所有媒体的报道中,报道教育的问题是最没有压力的,所以教育是上层建筑说不过去。

但教育不完全这这样,它还有一些隐隐约约的东西没有被更多的人意识到,却被很多人开始打倒在地。人人都在评论教育事业,却不是人人都能身体力行的去探索教育的前景和矫正对教育该有的基本态度。

我曾在凌晨5点挤过魔都最热闹的地铁换班三次去和90末的大学生一起上过心理学的课,也看见过携带折叠小桌子在地铁上给孩子做作业的场景,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民众对教育的心理,期望教育给到足够的公平和机遇,能够进入收入更高的阶层和生活圈,但能通过教育打破阶层壁垒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骂娘的特别多,能有骂娘的水平,难道不是教育平民化、教育基础化带来的福利吗?

我的视野范围内,对教育公平比较和评论的人不多,能身体力行探索教育的人更少。

写了《折叠北京》的郝景芳,在获得媒体的关注和资本的参与后,联合各个行业的大咖开始对非公共教育的探索和尝试。在童行计划里,推出阅读、科学、物理、天文、将涉及各个方面的家庭教育的引导回归和定制化教育的尝试,有:人物、事务、衣服、中国、地球、太阳、宇宙、看见、听见、文学、艺术、车辆、航海、飞行、森林、草原、极地、天空、建筑、城市、时间、进化、文明等等,以及五大哲思领域,25个探索主题的开展,从幼儿园的启蒙开始。这些是基于他们团队的思考,对ai人工智能的指数级变化对人类教育算数级变化冲击的背景,如何在保证人的独特性的教育传承优势,如何不被ai所代表的大数据与概率化计算所取代?他们的团队梦想想让教育成为这个时代真正的共享经济。

听说教育的围墙打开了,人人皆可参与???

逻辑思维团队推行的知识收费, 在海量的书籍面前,开始涉及教育的话题,是因为时代的需求倒逼复制人才的制度。

11月28日在得到直播,邀请的湛庐文化创始人韩炎,讨论了谈为什么80%以上的的工作岗位都将在未来20年里消失?你现在努力学习的能力,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决胜未来的10大能力是什么?以及未来教育学家倡导的“及时雨”的教育是什么?在线收听人数13000,所有的话题围绕在推荐的书《为孩子重塑教育》里,这是一本两位美国人写的书,背景是美国教育的探索与思考。当然,这个团队奉行的是标准是以现行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对具有哪些方面的人力资源特征为标准,思考教育的出发点和需要具有的前瞻性,将全球背景纳入未来教育的竞争,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推动大众的对比思考,理性吸收的确有一定的作用。

听说教育的围墙打开了,人人皆可参与???

2017年首次进入国人的视野,由英国的非政府组织创建的“全球教师奖”的基金会,致力于改进贫困孩子的教育。据说获奖教师,可以获得100万美金的奖金,被誉为“诺贝尔教学奖”。因为2017年中国教师首次入榜,内地教师杨博雅入围全球前十,杨博雅老师于2017年3月19日到迪拜登台领奖。

为了推进教育的公平性和降低差异性,杨博雅老师也在身体力行,邀请全球范围内的不同教育视角的老师进入国内,讲座、研讨,目的还是看到教育的更多可能,走向世界的教育舞台。近期内就邀请到两位教育人士Evan进行戏剧治疗的讲座和全球教师奖TOP教师——Ken,到昆明进行讲座。

Even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曾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Project Zero项目、美国莱斯礼大学的硕士和本科课程中担任教学。

听说教育的围墙打开了,人人皆可参与???

Evan具有深厚的戏剧治疗及应用戏剧学术和实践背景,他的戏剧中与社会议题有着十分紧密的结合,根植于社区,融合戏剧治疗、论坛剧场、影戏、一人一故事等艺术表达,邀请观众参与其中、促进整个过程中的互动与对话。 个人实践方向还包括:戏剧治疗、被压迫者剧场、性别研究、批判教育学、教育中的种族关系学等。

邀请全球教师奖TOP教师——Ken,到昆明进行讲座。Ken是澳大利亚凯素拉公立中学(CASULA High School)首席科学老师,谷歌认证教练、微软专家,大都会西南科学教师协会(LAZSTA)主席,科技工程和数学促进(iSTEM)创始人,2013年,新南威尔士科学创新、数学教育奖;2014年,澳大利亚物理学术奖;2015年,澳大利亚总理科学奖;2017年,“利物浦英雄”奖。

听说教育的围墙打开了,人人皆可参与???

然后呢,然后会人说,这和我们有半毛钱关系?因为我们都享受不到啊,问题是这些探索教育更多可能的人都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成长出来的,他们开始思考教育这件事,并且不以自己的发声微小就选择清谈,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推动教育发展变化的过程中。

如果你一味的抱怨教育的低效、扼杀人性、暗黑无能,而不从自己开始改变,不去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从身边的孩子、家人开始影响,教育真的和你没有关系,因为你只要抱怨的批判,不需要重建和探索,当所有的靶子都被你踹倒在地,你就伟大了。

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教化,将时代隐藏着的社会需求规律,通过各式各样、或明或暗的考试、社会热点、资本逐利等等的模式展示在人的面前,当你明白你需要将家庭教育和公共教育相结合,最后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立于不败的浪头时,你才会收起对教育的蔑视之心,正视教育这件事。

好的教育,需要人人参与,能融入公共教育的社会性,能带有家庭教育的独特性,然后借由个人的发展和思考,碰撞出更为绚烂的个性与价值,开创出不一样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文章

  • 听说教育的围墙打开了,人人皆可参与???

    感谢这样资讯发达的时代,知识互联网,让我们了解到不同国家、地区的人,都在关心什么?都有什么样的困惑和期望,也感谢这...

  • LHD凭什么人人皆可参与?

    POW算力挖矿,专属于富人的一种游戏,只要提及POW挖矿,我们最先想到的一定会是比特币挖矿。POW算力挖矿是当前加...

  • 今日的路人明天的网红,野蛮生长的“全民性娱乐”:短视频与直播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观看及参与短视频、直播的门槛也越来越低,自媒体已经是人人皆可参与的“全民性娱乐”,也正因此,直...

  • 人人皆可丰盛

    两天沙龙课程全程全神参与,不得不为有一个好主持人点赞。跳跃的思维,活泼可爱的主持方式真的是为课程增色不少。 宇宙定...

  • 人人皆可成佛?

    我们家乡没有山,一马平川,偶尔有个土堆,一般是被供奉谋方神明了,上面有各种小房子,神仙像。我去的山不多,但发现山不...

  • 人人皆可富有

    接着总结 @naval 的博文: 发家财富不是靠抢夺,虽然它确实存在,就好比身体内的寄生虫。 但这个世界变得大放异...

  • 人人皆可记录

    再小的声音都能够被记录下来。假设没有任何形式的记录,我们无从了解和知道那三个永恒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

  • 人人皆可改变

    我最近又在读《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了,这是我读的次数最多的一本书,发现每一次都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认知,绝对是一...

  • “人人皆可烹饪”

    2022年10月19日 星期三 晚上9:49 今天和大宝一起看老鼠美食家动画片,里面有句台词是“人人皆可烹饪”~ ...

  • 热爱是坚持的动力

    喜欢是参与的前提, 热爱是坚持的动力。 人人皆如此,事事皆可为。 生要走很多弯路, 意料之外的是阅历, 掌控之中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说教育的围墙打开了,人人皆可参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mu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