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农村土花狗在文章里都有一个名字:花花。我记得当时我写下这个名字的时候,有朋友就笑话我,好像农村的狗都叫这个名字嘛。那个语气就是“一条狗如果没有什么像样的名字就不应该是宠物狗”,也没错,在我们那,每家的狗它本身就不是宠物,是看家护院的,和耕地的牛下蛋的鸡一样,是有用于推动农村生活文明往前发展的。
我家的狗没有名字,也不需要高声喊名字,只要“嘬嘬嘬”唤几声,哪怕它是在村子里转悠或者还是在村口和别的狗联络感情,它总是摇着尾巴一溜烟的跑回来。每次吃饭也像是给家人打饭一样,从锅里打出一碗稀饭或者面条,然后再拌点菜汤,为它准备一碗放在窝旁边。有时候我们吃馒头或者包子也是顺便嚼几口丢给它。
“狗不嫌家贫”,奶奶总是这么说。高兴的时候“嘬嘬嘬”唤,生气的时候会喊它“死狗”。无论怎样它总是会摇着尾巴围着主人转,有陌生人或者牲畜进门它会跳着冲出去叫。
我家的狗不记得是哪里的亲戚送来的,我就记得那只老死的猫是外婆娘家舅公用小背篓从遥远的嘉山带来的奶猫。这条狗也是,到我家的时候走路都蹒跚不稳。还没有给它搭窝,它和我住一个被窝。那个时候家里是高床,我用一块木板斜着靠在我的床头,小狗就是这样进出我的被窝。
后来它慢慢长大了,我们就在床下给它搭了一个窝。长大以后它和我奶奶亲,我奶奶去哪里它就跟去哪里。奶奶晚上去电影院,狗就摇着尾巴跟到影院,奶奶进去以后它就又回来,神奇的是它居然在电影结束后还去接奶奶一路回家。小时候每隔一段时间小镇打狗,父亲用木头钉了一个箱子,把它装进去骑车送到三十里外的外婆家。风头过后就又去把它接回来,它完全习惯这种运送的生活,只要把箱子放在地上敲一下,它就跳进去窝起来。
它后来失踪了,失踪的那几天小镇很多家狗都失踪了。听说是有人药狗,然后杀了卖。一块肉中间夹着安眠药,当然这都是听说。只是那个时候我家隔壁的邻居是个杀狗卖狗肉的,我们家还有其他人,在他家门口闹了一晚上。他家的院子门紧闭,外面吵嚷围着很多村子的人,包括我父亲和奶奶。而他家的人就坐在院子里喝酒吃饭,安然不动。证据是肯定没有的,在我们那,仅凭着怀疑也就是吵架而已,闹也闹不大。但是我奶奶就伤心极大的,她扎了个草人立在村口的麦场上,每天过去骂。连续好几天,才消停。
说来也是奇怪,自打花狗失踪以后,我们家就再也养不活狗了。抱来小狗总是养不大的,或者病死或者丢失。后来母亲养过一条小黑狗,是侄女喜欢抱来的,起个名字叫黑豆。也是养了好几年,养成大狗,跟着母亲下地干活。一天晚上,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母亲再找就又找不到了。
我是打算再也不养狗和猫了,伤不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