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猫猫今日分享
本文转自公众号“蜗牛故事会”(A-to-Q) , 版权归原作者Justin Lee所有,如需转载,请把我一起带走,违者必究!
、心情不好咋办?
答:大多数情况下,心情不好是一件需要外力来拯救的事情。
这个外力,可能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也可能是散步路上遇到的风景,还有可能是和朋友的一番促膝谈话,但到底是什么,只有试试才知道。
13、我是一名在读大学生,我想问,你在大学生活里最遗憾的事情和最后悔的事情?
答:我觉得人生在于经历,不在于结果,所以不管自己做了什么事情,我都不会觉得后悔,而会当做人生的一份宝贵的经历珍藏在记忆里,所以大学也没有什么后悔的事情。
至于说遗憾的事情,我界定在自己没有去做或者没有达成的事情里面,那我觉得有三件:一是没能三年都拿奖学金,争取到保研资格;二是没有如愿考上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三是没有申请全资免费去美国留学一年的机会。
人生的路啊,就是在自己不经意的选择中,就完全改变了方向。
14、我最感兴趣的是你的文字为什么能这么厉害,平时是如何修炼的?希望能详举例,比如度《1984》,你是如何从中获益?做读书笔记?还是什么?如何进行信息加工?
答:我自己并不是一个好的学习者,除了看教科书和考试用书,从来不会做笔记,也不会收藏段落或者批注。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觉得现在的书都有电子版了,要找到某个段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比准确记住一段话的字句更重要的,是知道世界上有人写过这句话,而且知道有这个东西存在就够了,以后想要的时候去检索即可。
所以我看书以博览为主,开拓眼界,不求精确,想要精确我会到用时再去翻查。
至于说写东西,真算不上有才情,只是喜欢,所以很努力罢了,从高中到现在,杂七杂八至少写了200多万字的东西,而且在和很多人的交流互动中反复锤炼自己的表达方式,或许是这样,才有了这么点表达能力,实在不值得提。我比较羡慕我认识的几个朋友,在写作方面并不努力,但每每出文都是才情纵横——人比人气死人啊,人家天生就具有的才情,我自己需要努力大半生还难以望其项背,所以多看看自己的相比于自己的进步吧。
15、怎么解决啃老的问题?有时候看着有孩子到了30岁还找父母要钱过日子,觉得那样的父母过得好累,年纪大了做事都好辛苦,还要养着孩子,难道那不是应该享福的年纪了吗?
像我这样的自由主义者,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属于自己的,没有人有权左右我的人生;而且觉得自己应当为自己的人生负全责,会尽可能地不拖累他人,哪怕那个他人是我的父母和孩子,对我而言,啃老或者靠孩子养老,都是我不会去考虑的选项。
但那些集体主义者,他们把家庭当做自己所归属的集体,把父母以及自己都当做这个利益共同体的一部分,他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是独立的个人,而是整个家庭,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光耀门楣,如何榨取父母的价值让自己迈上更高的台阶,然后为自己将来的孩子提供更优的环境,如此代代相因。
16、童年的阴影对你的影响大吗?
我描述过少时的贫穷,但其实这些并不算“阴影”,只是物资匮乏,限制了我眼界,也束缚了我的成长,我所需要做的,只是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尽可能地跳出人生的局限,这是一件无止境的事情,值得为之努力至死。
我生活的家庭虽然因为少年失牯而残缺,但母亲和哥哥一直包容我,还有我的一些长辈和师友给我很多疼爱,虽然困苦但也有很多爱,这些爱像阳光一样洒在我生活的那口小井里,让我觉得温暖。那时局限于环境,但生活一直都有阳光,谈不上阴影。
17、长大以前是为父母活,长大以后是为自己活的吗?
答:我觉得自己一直都在为自己而活啊,从来没有为父母活过,我小时候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以为自己是生活的主角,别人只是我生活里的配角。也许是因为母亲从来不约束我的想法和人身自由,所以我会有这么强大的主角思维。
后来长大了我才知道,世界上很多孩子从小被父母逼着练钢琴、上补习班,从来没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什么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思来,所以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为父母而活。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勇气逃离父母为他们编织的牢笼,因为他们习惯了依赖父母的管束,害怕逃离出去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所以虽然痛恨父母的掌控,却又一直留在父母身边,如同吃一碗烂饭,心里骂嘴里嚼。
但我也认识从父母魔爪里成功逃脱的勇士,他们的生活形形色色,但有一个共同点——不断学习、不断接触更广阔的世界,不断整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才迎来的破茧的一天。
但愿这样概括的叙述能对你有所启发。
18、女大一学生,在学风不好的学校,要怎么静下心来认真做事呢,每天因为浮躁不安感觉生活好没意思。
答:其实这世界上只有两类人能在浮躁慵懒的环境里保持进取心,一类是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一样见识过更高远的世界的人,强烈的目标感能像灯塔一样指引他们不在逆境中沉沦;还有一类人是今天不努力,明天就没饭吃的人,比如我自己,就一直被这种窘迫的环境压迫着去努力。
如果你没法建立起安迪一样的雄心,又不至于像我一样沦入困苦,那就安享自己混吃等死的日子吧。
19、为什么有时候会不清楚我到底爱不爱他?
答:二十来岁的时候我以为见到一个人会小鹿乱撞,会为一个人肝肠寸断就是爱,后来才知道那只是年轻;五年前我觉得能跨越年龄跟距离去喜欢一个人就是爱,所以翻山越岭地去投奔自己喜欢的人,后来才知道那只是自我感动。如今啊,我觉得和一个人有说不完的话,在一起能开开心心地相处就是爱了,再也不想体验牵肠挂肚和异地的折磨,只想在舒适的相处中混吃等死。
喏,最终的最终,我觉得“舒服”就是好感情的准绳,和一个人在一起,你自己觉得舒服,他也觉得舒服,就很好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要么是他不爱你,要么是你不爱他。这样判断是不是就简单了?
20、心变得坚硬后人生都无趣了呢,越来越抗拒别人的接近也没法向旁人打开心扉要怎么办?
答:在这世界上,鼻涕有鼻涕的乐趣,钻石有钻石的乐趣,哪里会因为心硬了人生就无趣呢?是不是因为你明明心硬了,却不愿意享受可以切割玻璃的快乐,非要怀念当初自己是鼻涕被人用纸擦的快感?
我觉得心变得坚硬了之后,越来越不惧怕敞开心扉了,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力量可以伤害我了。
我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觉得你并不是因为心硬了所以没法向人敞开心扉,恰恰是因为被伤怕了,所以没有勇气去相信敞开心扉能获得快乐——你这不叫坚硬,叫麻木。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完全地信任一个人,全心全意的地自己交托给另外一个人,我想告诉你,这样的感觉真的太棒了!人生遇到一个可以让你如此信任的人,会赋予你强大的能量,支撑你抵挡很多苍蝇和蚊子的聒噪。
21、越长大越伤感?是不是到了某个年龄段大家就可以普遍释怀了呢?
答:啊,对我而言,最容易伤感的是15岁到25岁这10年,这段时间老是会陷入天下皆醉唯我独醒的以为自己与众不同的情绪中,时常怪责命运对待自己不公平的让自己那么辛苦的怨恨里。
我得以摆脱这些情绪,是因为我打心底接受了两个事实:
一、我只是普通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虽然这些人不在我身边;我之所以和身边人不太一样,不是因为我与众不同,只是因为我恰好和身边人不同罢了。
二、我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我的一切也是自己的选择造就的,没人自己以外的人该为我的失败负责,也没有所谓的上帝在背后操控我的命运。
我就是这样释怀的,我觉得这种释怀和年龄无关,只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有关,因为我见过很多五六十岁的老人家,还天天沉浸在埋怨和自怜自艾中无法自拔。
22、说话做事给人感觉太像理工男了怎么办?被男性朋友说没情商,不会穿。
答:没有和你真实地相处过,不知道别人对你的评价对不对,也不知道你所感受到的别人的评价是否准确,那我就先假设你所说的缺点你真的具备吧。
我觉得一个人要改变自己的不足,有两步艰难的跨越:
第一步艰难的跨越是意识自己的不足,这个非常难以自觉,需要身边有人给你指出,最好是温柔地告诉你,而不是粗暴地批评你,要不然会激活你与生俱来的心理防御系统,让你死活不愿意承认缺点或者改正;
第二步艰难的跨越是当你在改正的过程中,肯定会多次犯错,需要有个人反复温柔地提醒你,告诉你怎么做的更好,而不是粗暴指责你“怎么老犯同样的错误”,次数多了,你就能改正了。
所以啊,你需要的,是一个温柔的导师,这个导师可以是你的好朋友,也可以是你的父母,最好是你的恋人,因为恋人最容易深入接触到你细微的不足,协助你修正自己,走向更完美的人生。
23、如何正视自己的嫉妒心?
答:心理上的很多问题,你把他当做问题,他就是问题,而且会越来越成问题;你不把当做问题,他就不是问题,哪怕现在是问题也很快会终结。这段话让我受益匪浅,成为指导我走出很多心理问题的金玉良言。
嫉妒心也是啊,其实只是人之常情,而且还不是人性里最可怕最丑陋的想法,你知不知道有的人心理会突然冒出把站在江边的陌生人推下水不管他死活的冲动?其实只要你不去真的做,这些想法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心底的闪念罢了。
我自己有时候就很嫉妒那些因为长得帅所以女生抢着追的男人,也嫉妒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不用工作也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的人,但也就是嫉妒下罢了,嫉妒结束了还是得自己逃自己的生活,面对人生的种种残酷。多想想自己所拥有的,再想想那些你嫉妒的人风光背后的也许有的辛酸,也就平衡了——明白了吗,学会安慰自己,就是拯救自己脱离负面情绪的最佳手法。
24、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这个“伤心处”该怎么解释?
答:“伤心处”就是“伤心的时候和伤心的地方”啊,这个还需要怎么解释?
不过我自己倒不是会因为伤心而落泪的人,我流泪的理由有很多,说透的话就不重复了
25、在不让别人困扰的情况下,做一些自我感动的事情,不太好吗?
答:你真的能不让别人困扰,自己玩自己,别说才做自我感动的事情,你自慰自奸都没问题,那些因此而指责你的人,让他们滚出你的世界就好了。
东京猫猫为你万里挑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