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我遇见一个人》

《当我遇见一个人》

作者: 文文_eea1 | 来源:发表于2019-03-26 10:22 被阅读0次

           

    《当我遇见一个人》

    这本书被我压箱底一年半,说来惭愧,参加读书营前,我这人奇懒无比看书甚少,也没有特别喜欢的作者和类别,所以每次买书都是跟着当当的活动跑,自以为囤的书越多知识也就越多,选书的方法也是简单粗暴,看销量和评价,《当我遇到一个人》就这样进了我的家门又顺便被打入冷宫,决定翻她牌子还是因为之前看武志红的一篇文章在群里分享观点,有人推荐了李雪以及李松蔚,我突然有点印象貌似有李雪的一本书,翻出来一看果然是…

          精神分裂症的母亲,物理高材生再加上张德芬和武志红的推荐序…勾起来我对她的无限好奇心,借用武志红的话说:“李雪的文字中闪耀着一种特别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高智商和高觉知结合的结果。”

          本书分为觉察→态度 →关系→内在→外在五个部分,由表及里,由内而外,鞭辟入里,结合了大量她自己和咨询者的案例,道理深刻,却也不乏生动有趣。

            书中有几点我感触颇深,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探讨:

    一、我们睁着眼,却是全盲。

          热爱打篮球的一个男孩每次锻炼后都把这种快乐和满足跟爸爸分享,爸爸鼓励到:“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啊!锻炼身体,培养自制力,要好好坚持,打好篮球!”男孩觉得心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被堵在胸口。有多少父母像这位父亲一样,没有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是用外在价值定义组织性的“它”,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见,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工具。

            生活中我也是这样一位“全盲”母亲,孩子很开心地跟我分享时,我并不是站在他的角度体会他的由内而外散发的快乐,而是满脑子想着如何去评判,或者怎么用模板化的句式去“鼓励”他,也许此刻他需要的只是和我身处同一时空,被自己最爱的人“看见”而已。

    二、延迟满足能力真正的成因,恰恰是父母经常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使孩子深信自己的需求会被满足。

          道理很简单,为什么公交车上都争先恐后,而飞机不会抢?因为信任,所以能安心等待。如果孩子心里内化了一个不愿意满足自己的苛刻客体,投射性地认为别人都不愿意满足自己,自己不配过的舒适顺畅的生活。

            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是孩子表达自己需求的时候,父母及时给予回应和肯定,如果能做到就做,做不到或者很困难,也无需勉强。

            看完这本书后我尝试了对孩子们的及时满足,特别是对大宝,这次对于他喜欢的小玩具和零食我爽快答应了,我发现我们之间的关系变顺畅了,他不再老是跟我抗衡了,工作也容易做通了。当然这不意味着我变得没有底线。比如,他昨天说要带小蝌蚪坐我的车,容器是个没盖的矿泉水瓶。我没有像以往一样指责他异想天开,而是温和坚定地说:“我不想让小蝌蚪们上我的车,水很容易泼出来,我要对五个小生命负责!”大宝没有像以前一样胡搅蛮缠,而是出奇的很淡然地接受了。

    三、孩子的内在智慧和节律会指引他,我经由焦虑、恐惧看到的他,并不是他本身,而是自己被压抑一面的投射。

            如果担心孩子学习不自觉,父母可以自省:“我曾经厌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痛苦的是我,我的孩子会经由他的体验找到学习的乐趣。”

              如果担心孩子懒惰不上进,父母可以自省:“逼迫自己不断奋斗是我的人生模式,渴望彻底懒惰一回的是我,渴望即使不上进也有人爱的还是我,而我的孩子带着他的使命降临,会安然完成他自己的人生体验,我只能陪伴,而不敢妄加干涉。”

    四、让孩子内心富足并不一定需要父母经济富裕,关键是父母能否不评判孩子的欲求。

          如果经济受限,父母可以坦诚地告诉孩子你的需要我听到了,它很重要、很美好,只是我且前的经济能力有限,不能满你。”但很多父得不肯简单地面对真相,而是通过批判孩子的欲求,把内疚和耻辱感转嫁出去,让孩子相信自己的欲求是耻辱的。在经济并不匮乏的前提下,孩子的欲望被限制,若这样的限制经常发生,孩子会对自己的欲望感到羞耻。从摇车这件小事上,孩子体验到的是匮乏。就这样,妈妈把自己潜意识里的匮乏感和对欲望的羞耻感传给孩子。将来孩子在面对社会时,由于潜意识的召唤,也会处处体验到匮乏、制约和挣扎、有资源不敢去使用。有好处不敢去争取这就是苦的轮回。

    四、若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甚至是漠然的无反应,就会生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自我支离破碎,用菜因的话说就是“存在性焦虑”。

          这样的孩子,自我无法聚形,连稳定的“假自我”都难以形成,经常处在不存在的痛苦当中,那是一种比死亡还可怕的感觉,我们通常称为“被抛弃创伤”。并非只有离开孩子オ是抛弃,“人在心不在”的妈妈也会让孩子体验到可怕的被抛弃感。在这样的孩子中,有一部分人会发展成令心理医生都觉得棘手的边缘型人格。有“存在性焦虑”的人很难安静下来跟自己在一起,要么找人说话,要么找点什么事情来做,连蹲厕所也得拿本杂志或者刷刷微博。有一类女人就是这样,一天打十几个电话要知道男人在哪里、做什么,搞得男人很崩溃。这种行为,意识上的理由是不放心男人,潜意识里却是因为感受不到情感联结的存在,“这一刻你不搭理我,我心里就感受不到你的存在了”,从而引发巨大的焦虑。

            这样的孩子,自我无法聚形,连稳定的“假自我”都难以形成,经常处在不存在的痛苦当中,那是一种比死亡还可怕的感觉,我们通常称为“被抛弃创伤”。并非只有离开孩子オ是抛弃,“人在心不在”的妈妈也会让孩子体验到可怕的被抛弃感。

            李雪描述的就是我的常态,虽然没有对老公“骚扰”,但是一个人独处时这种状态的确是这样。也的确总感觉跟人的连接感不强。现在回想原因,可能我整个童年充斥着电视机有关系,我家88年买了电视,爸妈不懂只是觉得电视有魔力,把我往电视前一放就不哭不闹,省心省事。这种育儿模式的后果除了近视以外,我还发展成了视听型的人,不能很好地吸收书面文字,未曾深想,还跟我现在的焦虑和情感连接不强也有关系。当然,我也不想怪罪父母的无知,毕竟那个时代他们没有学习过,电视剧也是这新兴事物,无先例可循,我能做的是不让累类似的“教育悲剧”再我孩子身上重演。

    五、拒绝本身不会让孩子受伤,让孩子受伤的是附带的评判。

            我拒绝了这件事情,不等于拒绝你这个人,不等于你提的要求不合理,不等于我不在乎你。我的拒绝仅仅是因为现在我不想这样做。拒绝的同时,我不会把自己关闭,我依然感受到你的爱,理解你的需要,理解自己的需要,让我们的需要共同创造出爱的方式。          如果我答应你,一定是因为我也喜欢用这种方式爱你,而不是迫于维持关系的委曲求全,所以即使我付出再多,你也不必内疚。

            这个跟正面管教里的和善与坚定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看到了你的需要,它很好,是妈妈太累,需要休息。”不带评判的拒绝,没有委屈的付出。爱的流动如此之美。

    六、人总是无法避免地要经历喜怒哀乐。孩子会体验到悲伤的情绪,但情绪本身并不伤人,它会升起,也会消失,是个自然流动的过程。

            只有当情绪的天然流动经常被阻塞,才会在心里形成创伤。比如有的父母把各种冲突都说成是孩子的错,告诉孩子“你不应该提这种要求,不应该有这种感受”,禁止孩子表达情绪,造成孩子意识和潜意识的分裂,这才是形成心理创伤的基础。

          有些丰富的情感体验是正面的,有的是负面的,它们一起扩展了孩子生命的广度和深度,父母最好的做法是不打扰,如果孩子需要,就在旁边安静地陪伴。

            如果孩子的情感流动被卡住,比如压抑自己、小声抽泣,是因为之前受到过太多打扰,已经不相信自己的感受是被允许的。这时候,父母要给予确认和鼓励:“妈妈看到你很悲伤,很想哭,哭泣也很好。”

    七、父母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那里体验到扭曲的痛苦。若父母把孩子的人生都活了,孩子活什么?少一分控制,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种可能。

          若未品尝过爱和自由,父母会误以为与孩子的关系只有控制。心理病态的父母经常威胁孩子:“你不让我管是吧?好,你的任何事我都不管了!”孩子感受到的要么是被控制,要么是被抛弃。这就是父母如此惧怕自由的原因自己内心不自由,也恐惧给孩子完全的自由。正是因为恐惧,才会对自由投射各种负面联想。

            有的家长会疑惑:到底什么事情该管,什么事情可以不管?判断的方法是:这究竟是谁的事情?如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无论父母多么看不惯,也要努力管住嘴巴,内观自己,假如该子希望听到父母的意见,那么父母最好与他分享活生生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告知“高明”的结论。少一个答案,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种可能。

          有位妈妈说:“用爱和自由养育孩子,经常会遭到周围人的反对和嘲讽,压力很大。”我问:“那些反对你的人,他们的精神生命是不断成长的,还是越来越扭曲、痛苦的?”“他们自己就过得很痛苦,还总是教育我该怎么带孩子。"”所以,如果你也一样,总是被这样的人反对,你就应该知道其实自己做对了。

    八、“三代出贵族”,指的不是必须积累三代的财富才能培养出贵族,而是指内心的匮乏常要经历三代以上才能转变,不是贫富,而是父母对金钱的态度直接决定孩子将来能否丰盛。很多父母不愿意痛痛快地给孩子买东西,花线的时候反复强调“金钱来之不易”“要珍惜东西,不可以浪费”等,孩子由此得到的仍然是匮乏感,还有愧疚感,将来他跟金钱的关系也将沉重而艰难。

            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童年的亲子关系会内化成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通俗点讲,父母好比程序员,假如父母在孩子童年的潜意识中输入的是匮乏与沉重,孩子将来又怎能丰盛流动呢?带着匮乏感走入社会,被潜意识指挥着,他很容易处处体验到沉重,比如不相信自己配得上好工作,总是找吃力不赚钱的活儿干,即使赚到钱也无法轻松享受,一给自己花钱就觉得愧疚,同时喜欢过度囤积东西,造成更大的浪费。

            有人问,是不是要百分百满足孩子的欲望?满足还是不满足孩子的欲望,取决于父母的能力和意愿。有能力,也愿意满足,那就轻松愉快地尽情满足,多多益善;没能力,或者不愿意满足,那就直言相告:我暂时没有能力满足你,或者我就是舍不得花钱”。父母不需要完美,但至少要诚实。诚实的父母,即使孩子得不到满足,也会知道那是父母的问题,不是自己配不上,将来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丰富的物质生活。

        无论父母买或不买,都请尊重孩子的欲望。可以不满足,但不必判断欲望,孩子自己回会形成欲望和现实之间的关联。无论贫富,都可以向孩子传递: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拥有一切最好的东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我遇见一个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um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