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的最后一抹斜阳,余晖斜洒在空寂的小城镇。大街上比平时多了一些学生模样的半大孩子,一阵风过,飘来几句话:你报哪个学校?唉!我没考好!
十年寒窗,虽求一世功名,却志在天下。本想金榜题名,却是名落孙山。不说苍天负人,只说世事难料。前途一片渺茫,不知道方向,不知道尽头。
我要说学生们,脚下的路,悠远绵长,我们要不断前行啊!
记得王维写过一首送别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此诗围绕送友还乡,层层深入,娓娓道来。诗人对綦毋潜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一事反复地进行慰勉,鼓励友人不要灰心懊丧,落第只是暂时的失意,要相信世上还会有知音,如今政治清明,有才能的人最终是不会受埋没的,表达了对朋友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劝慰,写得委婉尽致。
这一首送别诗不仅写出了对朋友的关心、理解、慰勉与鼓励,也表现出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
全诗感情真挚而亲切,诗人为友人的落第而惋惜,对友人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全诗的格调并不流于感伤,相反显得奋发昂扬。这样的送别诗自然会给友人以慰藉和鼓舞。
读这样一首送别诗,会让人有一波感动,有一份温暖,不仅被诗人对朋友的谆谆告别语所感动,更被诗人对朋友的殷殷慰勉情所温暖。
我也把这首诗送给现代的学生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