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里的仲夏夜,树荫草丛间休憩、或在低空飞行的萤火虫曾带来不小的乐趣。如今,在城市水泥森林中,这种乐趣却难以寻觅。39岁的姜龙,是“萤火虫环境保育志愿者小组”的发起人,他清楚地知道,上海郊县中萤火虫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在青浦区,黄脉翅萤密集度第一的则在奉贤南桥。
姜龙热衷于户外运动,曾发现过不少旖旎景致,但第二次再到同一个地方去,却发现很多景致都消失了。“越跑越有不好的感觉。我觉得不能再做旁观者了,想要做些什么来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他的博客名是“喜欢萤火虫的馋猫”,每隔一定时间,他会召集一些市民去野外做自然观察。在夏季,最频繁的活动就是观测萤火虫。可是萤火虫的数量却在逐年减少。
萤火虫在城市的稀缺,成了商家牟利点。从2009年开始,各地萤火虫展火热起来,“他们把野外捕捉的萤火虫拿到异地,装在蚊帐里让游客来看”,在姜龙等环保人士看来,这无疑是萤火虫的坟墓。“去年,上海也举办所谓的萤火虫公园后来被叫停,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求偶,改变生长环境后会影响它们的正常生长。”
姜龙曾经在一条天然湖泊附近,观测到三百多只萤火虫,第二年同个时间点再前去观测,十只都没有。附近的荒地被开垦成了菜地,农药化肥等的浇灌,让这里的环境不再适宜萤火虫繁衍栖息。“还有些萤火虫主要集中在老房子后面的树林里,因为有这些遮蔽物,它们才能苟延残喘,如果小树林没有,房子被推倒,这些萤火虫就没有生存之地了。”
在去萤火虫栖息地做观察的过程中,姜龙他们也会遇见许多野生动物,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积水坑里,有着上万条蝌蚪,它们面临的是残酷的竞争。蝌蚪们除了会面临水洼干涸的威胁,还可能会被水生肉食性昆虫所补食,如果食物匮乏,早孵化出来的蝌蚪还会吞食后孵化出来的弱小同类。
此前同行的一位孩子发出了感叹“生而为人,感到很幸福”,这让姜龙印象颇深,“在现在这个世界上面,人是主宰,这些柔弱的野生动物,往往是被我们人类所忽略的,也正因为我们很多人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会做出一些无意的伤害,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认识我们的野生动物。保育我们残存的这些小河野塘荒地,守护我们消逝中的野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