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一段令人深思的对话。有人问大师,人人都想去天堂,那谁去地狱呢?大师答曰:“这(人间)难道不就是吗?”够负能量的,却也实在道出了活着的某些真相: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基于人自身的有限性和现实的残酷性,很多时候理想真的只能是理想而已,没有谁可以从里到外快活得像神仙一样。
安娜最初是去给哥嫂劝和的:哥哥和家庭女教师在自家卧室偷情被嫂嫂抓了个现行,嫂嫂扬言要离婚,哥哥自然不愿意,他想继续过“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生活。安娜劝和的那一套和中国人差不多,想想几个可怜的孩子啊,想想你们多年的感情积累啊,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啊。哥哥低头认个错,嫂嫂就心软了。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嫂嫂在当时的环境之下无力承担离婚的代价:怎么面对社会舆论和养活自己。这时候的安娜,形象也是无比的伟光正:上流社会的贵妇人,政府高级官员的太太,名副其实的贤妻良母,简直是无数女孩梦寐以求的人生赢家。
可是,在火车站与沃伦斯基之间的“惊鸿一瞥”,那真是“金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很多人可能会简单认为他们俩之间只是荷尔蒙的化学反应,而非货真价实的爱情。其实不然,安娜之所以会奋不顾身地抛弃一切跟随沃伦斯基,是因为对方既是一个活得很舒展丝毫不矫揉造作的人,又是一个懂得她的内心需求的人。这样的“看见”与“被看见”足以成就一桩惊世骇俗的爱情。沃伦斯基也绝非一般的花花公子,他曾经很认真地对反对他们的母亲说过:“安娜比我的生命和事业更为重要”,而且直到最后他也没有背叛过安娜。
悲剧之所以产生,不仅仅是社会施加给他们的压力。安娜在公开场合被羞辱,沃伦斯基逐渐退出之前的上流社会交际圈。他们不断地去寻找没有熟人认识的地方,只求可以过得心安理得一点。然而,关系破裂的真正原因是双方都无法承担对方的全部,或者说用自己的全部去承担对方。安娜到最后只剩下了沃伦斯基一个人,她孤注一掷,把生命所有的砝码都放在一个人身上。但凡这个人有点冷淡,她会有种信仰崩塌的恐惧感。沃伦斯基呢?他是爱安娜,虽未领证,但早在心底当她是妻子。即便如此,他还需要爱情以外的生活和社会认可。最重要的是,他需要保持绝对的独立性,不能被任何牵绊绑架。
显然到了最后,他们俩之间关于自我与奉献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以至于使这份原本美好的爱增添了许多恨的成分。沃伦斯基竭力维护不受限制的出入自由,在不知不觉和有意无意间摧毁了安娜最后的希望。她要报复和惩罚沃伦斯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死带给他一辈子的良心不安。托尔斯泰是位伟大的作家,他让安娜死在了和沃伦斯基第一次见面的地方,用开头和结尾的鲜明对比带给读者强烈的心理冲击。
遇到沃伦斯基并与之相爱后,安娜比以往更深地确信她对乏味伪善、没有生活情趣的丈夫的厌恶,以及她以往看起来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的满目疮痍。她陷在情网中,“如同饥饿的人被施与食物”般无比快乐。可是,进入另一种生活之后就真的可以万事如意吗?安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临死前,安娜环顾四周形形色色的人,发现每个人都活得极其可怜。那时,她除了不留念沃伦斯基,一定还丝毫不留念这个处处都是悲剧的世界。
2021年8月3日星期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