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上公众号看了一篇文章,作者写了家里发生的一件事,聪明人、普通人和糊涂人分别是怎么说,怎么处理的。
受此启发,我也想起了一二年前,我们家里(先生那边)的一件事。
那天,公婆来小姑子家,把我们叫去一起吃饭。全家人围着边吃边聊。
聊着聊着,婆婆数落起公爹的不讲道理。
事情是这样的:
婆婆的妹妹生病了,婆婆想着自己的亲妹子,理应去看望看望。婆婆跟老头子商量,她去妹子家看望,总不能说几句空头白话,多少都拿出几百元钱,表示一点心意,可否?
公爹一口拒绝,表示一分钱都休想让他出,最好是连去看望都免了。
这里要说说公爹为何如此决绝,婆婆提出的是应当应分的,换谁也不会是这个态度吧。
我有必要解释一下背后的来龙去脉。
公爹是一个山里农民,没有走出过大山,家里穷没读几年书,弃学在大队里赚工分。人倒是勤劳肯吃苦,生活十分简朴,是典型的传统中国老一辈农民。
也有农民的缺点,气量很小,亲戚之间的人情往来,严格执行“厚来厚往,薄来薄去”标准,一旦亲戚间产生龃龉、矛盾,必定牢记于心,大有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决绝。一句话总结:格局很小。
婆婆也是一个农村妇女,但是我认识的婆婆,我佩服她的是特别能隐忍这一点,对我公爹不讲理,耍无赖的时候,她能息事宁人,主动退让,不作声。听先生说,他们年轻时候也是很会吵架的,但是后来慢慢地,婆婆不对抗了,家里宁静了。
那么有人会说,公公也没啥大能耐,婆婆为何如此做退让?
其实在他们这一代,女性很会认命,有了孩子后,更会忍气吞声,求得家庭宁静,抚养孩子长大,自己也老了,更是心静如水。现在看来,公爹的性格也是多少有些改了,俩老互相依靠,好的时候也能打动人心。
但是公爹发脾气的时候还是会是发脾气,不讲理的时候还是不讲理,这辈子恐怕是大改不改了,且不分场合。
再说到生病的这家妹妹,也是由于钱财上的 借用,俩家有了深深的矛盾,平时基本是断绝了来往。
日子长了,婆婆毕竟是自己的亲妹子,生病了惦记着,想着去探望,再送几百元表表心意。所以跟老头子说起了这头心事。
果然,老头子心头激起了新仇旧恨,说啥都是反对,不答应。
所以这件事就这样偃旗息鼓了,没了下文。
婆婆在饭桌上谈论起这件事,觉得对妹妹有愧疚,可是这个犟老头也是说不通的人。
这样,饭桌上围绕着这件事各人发表意见。
大多的意见倾向于支持婆婆,但认为也是难怪老头子不讲理,当初的旧事也是太气人。反正,最后基本归纳为理应去看望一下,亲姐妹再怎么闹矛盾,打断骨头连着筋那。可是谁也说服不了一根筋的老头子,没个结果。
我问婆婆,你私下能动用几百元钱的权利吗?
婆婆说,这倒有,反正老俩口的财政大权握在自己手上呢。
我继续说,这就得了,你用得着请示老头子吗?清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还对他说,让他给愁人出钱,那不是要了他的命吗!你自己心里觉得有必要,只需悄悄去探望一趟,哪里需要告诉他。不告诉他,是对他的尊重,是对他好。
不知道婆婆后来有没有去看望,我没去问她。
我想说的是,我们认为夫妻之间凡事都光明正大,早请示晚汇报,这样才算一家人,家里才会和睦。这个想法真是太幼稚了,谁都有隐私,隐私在没有严重后果的前提下,只需放在自己心里的一个角落。剖心掏肺的,反而是作茧自缚。
作者说,聪明人做事,绝不会低水平重复;普通人会有一定时间的低水平重复;糊涂人总是在低水平的重复。
我们普通人的脑回路是羊肠小道,聪明人的脑回路是粗矿通顺的高速路,可以瞬间看出事物之间的逻辑和走向,糊涂人则是气血冲头,感情用事,只考虑眼前的方寸之地,就是所说的“鼠目寸光”。
我婆婆属于普通人,为了顾全家庭的大局,能够隐忍着,抚养儿女长大,家里经营得井井有条。可是有些事没有想通,处理不恰当,自寻烦恼,至于我公爹这人也用不着我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