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书单”又跟大家见面啦!
本期的主打推荐书目,是来自英国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的《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什么才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又拿什么来超越庸常的生活?这本6万字薄薄的小书开头,即引用乔治·艾略特的《德意志生活的自然历史》回答了这个问题:“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它是放大生命体验、把我们与同伴的接触延展到我们个人际遇以外的一种模式。”
此外,本周书单从文学、历史、艺术、绘本等类别选择了8本好书为大家推荐。来看看书评君都选了哪些新书,或许值得你关注和借鉴。
本期主持|新京报记者 张畅
主打
什么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呢?在英国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这本6万字薄薄的小书开头,即引用乔治·艾略特的《德意志生活的自然历史》回答了这个问题:“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它是放大生命体验、把我们与同伴的接触延展到我们个人际遇以外的一种模式。”
在这部杂糅了私人回忆与小说评论的册子中,伍德延续了《小说机杼》中对于小说理论的独到创见,透过对契诃夫的《吻》、W.G.泽巴尔德的《异乡人》和菲茨杰拉德的《蓝花》等作品的评析,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对日常的观察,论证了小说与生活的关联: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小说在描述我们的生活形态、从死亡与历史遗忘中拯救那些生活的肌质方面有着独特的能力。正是一个个文学细节丰富了我们对庸常生活的贫乏想象,真正去理解生与死,不至于堕入虚无。
文学
文珍擅长写迷茫和失落,青春里透着沧桑,忧虑中不乏希望。《柒》是文珍的第三部小说集,收录了七篇关于日常凡俗中人生困境的故事。《夜车》中,婚姻几经坎坷的夫妻在丈夫面临死亡时,决定牵手完成最后一次旅行;《牧者》写一位女学生对男教师的微妙感情,探讨“人在何等情况之下起心动念”;《肺鱼》关于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如何在婚姻中存活;《你还只是一个年轻人》写一个不愿受生育捆绑的女人的反抗;《暗红色的云藏在黑暗里》讲一段友情由清澈至浑浊,从蓬勃到破灭;
《风后面是风》:分手后一个女子一步步走向自我谅解和自由;《开端与终结》讲述“我”的闺蜜曲折却不乏真意的恋情。正如作者在后记中写:“写小说者,不但永远无法抽身而退,且永远只是徒劳地渴望捕捉摹写真实生活之万一。”文珍从最熟知的生活入手,试图“触碰到一点隐藏在日常褶皱里、被熟视无睹的时代的秘密”。
历史
对死囚犯进行公开行刑,在现代社会公民看来不可思议,但在早期近代的欧洲城市中却是日常景观的一种。这种公开行刑的方式,正如福柯所言,是一种“享受人类苦难的盛宴”,是通过暴力地控制囚犯的身体,向蒙昧中世纪的欧洲民众传达司法威慑力的手段。如今这种景观早已消逝,然而对历史的反思仍在继续:刽子手的一生如何在血腥技能和虔诚信仰之间纠结?是什么让刽子手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何定义文明与野蛮的界线?
历史学家乔尔·哈林顿以一本真实存在的刽子手日记为蓝本,深入16世纪纽伦堡刽子手弗朗茨·施密特的内心,展现了这位信仰虔诚的基督徒、治病救人的医生,同时也是刽子手的一生,通过还原欧洲当时司法体系的变迁、处于现代开端的欧洲社会图景,反思人性与历史:“和弗朗茨维持感情与理智上的距离,是否真的站得住脚?”
《邻人: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中犹太群体的死亡》作者:杨·T·格罗斯 译者:张祝馨 版本: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年9月1941年7月的一天,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的一半居民谋杀了另一半居民——不论男女老幼,共计1600人,战后仅7人幸存。棍打、溺毙、烧死,镇上的犹太人被一系列暴行残忍杀害,暴行的实施者并非纳粹,而是一个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波兰人:他们的邻人。当我们回顾二战历史时,波兰多半被描写成“恶魔的屠宰场”,是战争的受害者。而在波兰裔美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格罗斯看来,“犯罪者-受害人-旁观者”的抨击模式是可疑的,因为三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
《邻人》从这一极端环境下的残暴事件出发,围绕二战期间的波兰-犹太关系,通过史料还原和重构事件的前因后果,反思民族仇恨的来源和人性的善恶。本书一经出版,在波兰引发争议,波兰议会因而发起对耶德瓦布内大屠杀的调查。
非虚构
这是一部横跨伊拉克、以色列、美国三地的个人家族史。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洛杉矶的萨巴尔,与生于伊拉克北部一个小镇的父亲,在成长过程中曾面临诸多裂痕,他称之为一种“缩小版的文明冲突”。三十一岁的萨巴尔面对自己刚刚出世的孩子,“我是谁”的困惑催促他踏上寻找原乡的旅程。他返回伊拉克北部的札胡,即历史上的库尔德斯坦,探寻群山环绕间“离上帝最近的语言”,也是父亲一生坚守的亚拉母语。
通过深入观察重要的叙事场景、访问家族友人和学者,收集家族信件、日记、照片和官方文件,作者重新追溯了库尔德犹太家族的起源,找到父子和解的可能,以及一些问题的答案:“我还想思索其他更大的问题:我们的过去有什么价值?当我们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我们究竟从中获得了什么?”
社科
大约四十年前,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惊世骇俗地提出:人生来自私,跟其他生物一样,不过是基因的生存工具。那么,这些自私的基因究竟是如何协作以构建生物体的呢?
系统生物学家亚奈和莱凯尔在这本《基因社会》中将重点转移到了基因间的关系上,即基因在运转它们的生存机器——人类时,也和人类社会一样,彼此合作或竞争,联合或敌对,从而解释基因社会中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影响单个基因成功生存的。这一新理论框架有助于帮我们理解人类基因组的进化历程:我们是自身基因社会的产物,基因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感情、冲动;然而我们并非受基因奴役的机器,仍然拥有决策和校正的自主权。正如书的结尾所写:“基因社会使我们前行至此,但正是人性让我们在此刻回归。”
艺术
继《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之后,美国著名艺术史家乔纳森·克拉里的新作《知觉的悬置》再次引发学界关注。通过研究人类注意力及其在现代西方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克拉里考察了现代注意力的悖论性质:一方面它是个人自由、创造力与经验的根本条件;另一方面它又是经济、学科体制、大众消费、景观空间有效发挥效力的核心因素。
克拉里认为,我们有意识地观看或聆听事物的方式,源自知觉性质的一个关键性转变——追溯至19世纪下半叶的主体性的现代化与视听文化的工业化扩张。其核心论点是:“注意力成为一个特别的现代问题,只是因为历史性地消除了在知觉中思考在场概念的可能性之故;因而注意力既成了在场的模拟,也成了以其不可能性的面目出现的临时或实用的替身。”
绘本
这是一个关于我们所有人的故事,一本一翻开就被震撼的图画书,2000多幅手绘漫画诠释人类400万年的历程。在德国著名漫画家延斯·哈德厚实粗粝的画笔下,一帧帧惊心动魄的人类历史徐徐展开:从第三纪(约公元前6000万年)到公元元年,人类由小巧的哺乳动物发展为遍布全球的智慧生命。
请别误会,这并不是一个以时间线絮絮叨叨讲历史的枯燥无味的书,它巧妙结合了垂直叙事和时间上的跳跃,在叙述历史的同时不时插入关键的历史人物,重新演绎了人类的电影、美术、雕塑、摄影艺术,让读者直接从感官上明白,什么叫恢弘的“万物文明”,进而反思:人类究竟是怎样的生物?历史如何勾画了我们的前世?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我们如何经历感动、痛苦、无奈?又如何面对自身的存活?继《万物:创世》之后,“漫画宇宙史”三部曲的第二部娓娓讲述:人,这个渺小的奇迹,如何留下印记,又如何创造自身。
微信公众号ID : ibookreview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