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快过年的时候都绕不开这样一个词——“春晚”。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避不开的话题,是每一位中国人心中无法抹掉的精神图腾。尤其是在老一辈的心里,不管在哪里都不能缺了“春晚”这道年夜饭。
从1983年第一届春晚展现在全国公众面前开始,“春晚”已经变成了春节的标志性符号,太熟悉、太亲切,以至于我们恍然回首,才发现春晚已经默默陪伴了我们这么久。这37年就好似我们的一个朋友,陪我们走过漫漫长路,有吐槽也有掌声,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歌声也有笑声。
春晚、春晚,它是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一台有关春节的联欢晚会(简称“央视春晚”),从1983年创办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每年的年三十都会按时上演,是全中国老百姓乃至全球华人除夕之夜的一道文化大餐。每年除夕,在吃完年夜饭之后,都习惯于一家人相聚一堂,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很荣幸我能和春晚同一时期诞生,它的年龄比我大,所以最初的春晚模样并没有任何印象,我对春晚最初的印象是韦唯的一首《爱的奉献》,至于舞台风格如何、表演者表演得如何也完全没有了印象,留在印象里的只有那个长得黑黑的阿姨深情的演唱着那曲动听的、朗朗上口的歌。而后就是1998年王菲用唯美纯净的嗓音,那英用高亢亮丽的歌喉共同演绎的《相约一九九八》。
韦唯《爱的奉献》 那英、王菲《相约一九九八》春晚从1983年到2021年,已经走过了37个年头,即将奔向第38个年头,舞台由小变大,观众由少变多,电视也由黑白进入了彩色的世界。
这么多年过去了,春晚依旧,但是许多的人和事,都已变成我们最深处的记忆,永久封存……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春晚舞台上各位主持人的大气端庄妙语连珠,歌舞演员的精彩表演,相声小品节目包袱不断,节目看点和高潮此起彼伏,都是观众不会忘却的光华。
在30多年的春晚历史中,涌现了无数经典节目,留下了太多的经典,致敬老一辈艺术家,致敬为春晚付出的所有演出人员以及台前幕后的工作者。
我忘不了央视春晚著名小品演员冯巩“冯式”招呼“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啦”;也记得董洁客串的那个小品《打工奇遇》,让我们见证了敬业的赵丽蓉老师;还记得董文华老师一首《春天的故事》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各个角落,重新认识了深圳这个神奇的地方;也还记得周杰伦那首《兰亭序》美到极致;而“四大天王”的刘德华一首《回家的路》唱哭了无数个漂泊浪子;怡丽华老师带领的残疾人的梦想《千手观音》仍历历在目,震撼心间。
“冯式”招呼: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 小品《打工奇遇》忘不了那一年著名导演冯小刚当上了春晚的总导演;那一年蔡明老师开始了“毒舌”之旅;那一年沈腾和马丽“投其所好”;那一年周杰伦再登春晚演绎魔幻《告白气球》;那一年那英和王菲的再度合体……
多年以后,我想到春晚,多是怀着一种满满的回忆,一种怀旧的情愫,一种心与心的温暖牵挂。
1983年至今,电视从黑白到彩色,火车已从硬座到高铁,拜年从打照面到网络化,而我已从少年时代到中年时光。这些年,从晚会的节目内容来看,形式日新月异,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灵活多变。从最初较为简单的独唱、相声、小品到如今的歌舞、杂技、魔术、武术、戏曲联唱、分会场表演等,现代化高科技灯光舞美电脑遥控激光投影,让舞台更加流光溢彩。坐在家里观看,甚至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屏幕下作为观众的我还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短信和发微信参与春晚节目的互动,获得一份意想不到的精美礼品,欢乐无比。
《难忘今宵》时光一去永不回,不知那首熟悉的《难忘今宵》还能持续多久,也暂且不管没有了这个旋律之后的感觉,只是希望我们都珍惜现在,为以后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