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佛法的“空”与“痛苦”

浅谈佛法的“空”与“痛苦”

作者: 大鱼王工 | 来源:发表于2019-11-12 12:59 被阅读0次
浅谈佛法的“空”与“痛苦”

一、关于佛法里面的“空”

“空”不是没有,而是“没有阻碍”,万事万物没有阻碍。万事万物就像崂山道士传说中的那堵可以穿身而过的墙。“没有阻碍”便是接纳,好的接纳,坏的也接纳。

我们也是那堵可以穿身而过的墙,不阻碍他人,我们也要把别的人看作是可以穿身而过的墙,意思就是,他们也阻碍不了我们。

佛法最高的境界是接纳万事万物,接纳众生。这就是无因无果,无念头生,亦无念头灭,无始无终,得大自在。然而我们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跟佛的理想世界是有区别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因果的世界,一念生,一念灭,因果循环,生生不灭。也就是所谓的娑婆世界。这个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在变化之中,都在不断动荡、生灭、起伏,就像波浪一般绵延不绝,波浪之间又不断地相互叠加,相互影响,所以我们理解因果,要理解成多因多果,而不是单因单果。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上,有快乐,有悲伤,有生,有死,有得到,有失去。我们被困在自己的肉身里,我们受限于我们的认知,受限于我们的能力,所以,我们不得不沉浮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然而我们可以去向往,去追求佛的理想世界,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不断提高我们的能力,以求最大限度接近于佛的理想世界。

周国平曾经说过,不成熟的宗教总是要人们禁止这样,禁止那样,建立各种清规戒律,而成熟的宗教则是接纳信徒,允许他们可以做这样,可以做那样,让他们自己去经历和感悟,最后获得超脱。我个人是非常赞同周国平的这个观念的。虽然各种宗教最终的宗旨都是叫人们学会超脱,学到人生智慧。然而生为红尘俗世的人们,总是要在动荡起伏中了解生活的真相,才因此能得到开悟。就像黑塞写的那本著名的小说《悉达多》,主人公悉达多放弃了直接跟随佛主修行的机会,而是选择了投身红尘去修行,最终也能证悟人生大智慧。

所以,我们理解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对万事万物的接纳,我们允许人们做这样那样,反过来,人们做了这样那样的事又必须承受相对的代价和结果。我们允许人们生活在一片波浪的世界,一片海洋的世界。最终让他们自己去体悟,什么才是佛法的“空”,最后得到理解和超脱。

人们想要获得“空”,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也就在这个因果的世界里不断历练,不断成长,然而终其一生,能真正做到“空”的人只有佛和那些圣人吧。

二、谈谈感谢痛苦。

我曾经写过两篇关于如何看待痛苦的文章,文中讨论了到底是该憎恨痛苦,还是该感谢痛苦,不过现在又有了新的理解。

其实,痛苦只是娑婆世界的一种基本现象。前面说过了。娑婆世界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是多因多果的,是动荡起伏的,有欢乐就有痛苦,有得到就有失去,而同样,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一瞬间发生着各种转变,所谓一念生,一念灭。用通俗的话来说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好与坏都是同一个事物不同的属性而已。

站在佛的境界,事物是无所谓好坏的,但是站在俗世里,是有所谓好坏的。而这个好与坏,又是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环境而有所区别的。

有些时候我们爱上一个人,后面却被其所伤,由爱生恨。有时候我们遇到一个挫折,深受打击,却不料绝处逢生,发现一个崭新的机会。事物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娑婆世界的人因为自己的不完善,便必然会因为自己的“局限”而有了不同的感受,所以我们为了满足心意而欢欣鼓舞,为了失去所爱而悲痛难受。

所以,在佛的境界里,是没有所谓痛苦的。万事万物都是无情的。情,只是俗人因为自己的欠缺生出的欲望而带来的对应的情绪和感受而已。

那么,对于痛苦到底该不该感谢,也就有了答案。本来,你所经历的事情一分为二的看,是无所谓好与坏的。而是对应于你的需求、能力、心念而产生了对应的感受。有的事对这个人影响不大,他就无所谓;有的事满足了这个人的一个心念,他就表示感谢;有的事对这个人是一种打击,他就感到痛苦。有的人能力和心态强大,能看到痛苦背后的转机,表示淡然,一旦痛苦过后的转机带给自己巨大的好处,便会生出感激之情。

其实,老子在《道德经》里早就提到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就是同样的说法。在天地和圣人那里,事物都是无所谓好与坏的。世间“好”与“不好”,“善”与“不善”,都是同等地位的,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相生相克,互为其根;没有绝对的“好”与“善”。一味追求事物的“好”的一面只能导致另一面的反弹。

所以,在我看来,痛苦该不该感谢还是要看人的认识境界的。痛苦只能算作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它只是一个工具,只是因为跟我们利害相关,我们才有了对应的感受。

相关文章

  • 浅谈佛法的“空”与“痛苦”

    一、关于佛法里面的“空” “空”不是没有,而是“没有阻碍”,万事万物没有阻碍。万事万物就像崂山道士传说中的那堵可以...

  • 有空不二

    有与空是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佛法讨论的重点。有空不二与依有明空同是大乘佛法般若中观体系的思想纲领。 语出《般若波...

  • 2020-10-05

    《心经》与"空" "无明"就是佛法所说的愚痴、烦恼。因为贪嗔痴诸烦恼能使人失去智慧,从而不能正确认识佛法真理,犹如...

  • 放心观空

    佛门又名空门,佛亦名空王。佛法体系核心宗旨就是解空;佛法修行就是依教如理观空证空。空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空是转迷为...

  • 则金法师语录

    佛门又名空门,佛亦名空王。佛法体系核心宗旨就是解空;佛法修行就是依教如理观空证空。空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空是转迷为...

  • 诸法空相

    Day 259 廢銅爛鐵读《透过佛法看世界》之“空与净土”:“空”也好,“净土”也好,都是方便、手段,都是指月的那...

  • 肤浅谈《痛苦与荣耀》

    微信公众号:桑丘的口袋 我一直很喜欢高晓松那首《同桌的你》,主要是歌词十分高级,什么橡皮,什么嫁衣,一会儿天很蓝,...

  • 儒释道三家说的是一回事,你读懂了吗?(中篇)

    佛法——因果不空与积极入世 很多未明佛理的朋友认为,佛法讲究万法皆空,学佛就是用清规戒律来克制欲望,以我不入地狱谁...

  • 浅谈对佛法的理解

    本人不是佛教徒。 佛法我不懂,佛祖说无法可说即为说法!越想说明白越说不明白!这些年总有很多打着宗教旗号行骗的团体和...

  • 佛法日思——空

    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 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异空,空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佛法的“空”与“痛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gf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