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粮小道的回望

作者: 风之舞555 | 来源:发表于2019-07-26 14:18 被阅读3次

    文/图  风之舞

    这是一条极其普通却耐人寻味的山间小道,也是一条走向胜利永载史册的阳关大道。

    井冈山挑粮小道,全长3100米,高差1300米,它是当年朱毛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运粮生命线中最为艰难的一段。时年42岁的朱德和35岁的毛泽东都在这里加入过挑粮大军,“朱老总的扁担”更一时传为佳话。

    7月的井冈山苍翠欲滴,分外妖娆。一个细雨霏霏的午后,来此参加培训的南京商务系统干部一行,开始了重走挑粮小道之旅。

    起初,走在空气清新、凉爽湿滑的林间小道上,大家还有说有笑、兴致勃勃。然而,前500米一过,情形发生变化。大家的脚步渐渐沉重,不少人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队伍也越拉越长。望着蜿蜒曲折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山道,大家都沉默了,静谧中只听见沙沙的脚步声和沉重的呼吸声。

    “没想到小道这么陡,这么崎岖。我们空着手尚如此困难,红军战士是怎么肩挑背驮把粮食运上了黄洋界呢?”在高强度的体力消耗下,大家切身体验了当年红军战士挑粮时的艰辛,也陷入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沉思中。

    前一天探寻八角楼时的感慨与震撼不觉涌上我心头:

    寻常的南方土坯木楼,极窄而陡的木梯让人如履薄冰……,拾级而上,所谓的“八角楼”,竟然是二层屋顶中央有那么一块几十公分见宽的八角型顶窗,给屋内透些许光亮,朝南处尺余见方的小窗勉强折进一线亮光,一张矮小的木条桌浸漫黯黑的岁月痕迹……

    正是在这样一个阴湿、残陋的住所,留下了毛泽东、朱德等一代伟人的身影。借着微弱的光线,靠着一盏煤油灯,毛泽东更是完成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两篇恢弘的著作……。当我的思绪顺着煤油灯的轨迹由井冈山向瑞金、延安、瓦窑堡等革命圣地一一延展,一个鲜亮的烙印打在心头:那一座座简陋土楼、窑洞微弱的灯火里,延伸出的不正是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宏图伟业吗?

    “党的负责干部住着寒冷的窑洞,凭借着微弱的灯光,长时间地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捷、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当年安娜·路易斯特朗在延安采访时留下的这段话,也长久地在耳畔回响……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嘿罗嘿……”一阵歌声从前方的山道上传来,打断了我的思索,也让我精神为之一振。是啊,短短几天的井冈山之行,给我留下了太多太深的记忆。“吃红军饭、唱红军歌、走红军路”的活动,犹如让我们潜入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一次次生命的洗礼。红米饭是极其粗糙的红米做的,南瓜汤少盐无油,直到冬天还穿两件单衣、脚踏草鞋……在这种情况下,红军战士还能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战斗力,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啊?

    倏然间,我仿佛化身为当年的一名红军小战士,精神抖擞地走在蜿蜒泥泞的挑粮小道上,……不知转过多少道弯,在一个较为开阔路口的大荷树下,终于见到正在那歇脚的毛委员。毛委员冲着围在他身边的战友们问:“站在荷树下能看多远?” “可以看到江西”, “可以看到湖南”……大家七嘴八舌。而毛委员拖着乡音意味深长地说,“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终于,在相互鼓励帮助中,我们登上了黄洋界。回眸蜿蜒曲折、氤氲升腾的挑粮小道,那一刻顿感神清气爽,所有的疲惫早已烟消云散,浑身都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挑粮小道的回望,是革命征程的回望。挑粮小道上的艰辛,让我们触摸历史的每一个脚印里,都承载了无数的收获与感动。

    挑粮小道的回望,也是放眼明天的展望。挑粮小道上的精神,让我们迎接挑战的每一次拚搏中,都始终把责任与使命扛在肩上。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行。听!红米饭、南瓜汤的歌声又在我们心头激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挑粮小道的回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gr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