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事本身不可以被管理,能够管理的只有行动。
我们和高效能人士的差距往往只有一步,就是将杂事变成行动的能力。
01
X先生是个拖延狂魔。
出差的时候,他不到最后一刻,从不去做准备。往往飞机出发前几个小时,他才心急火燎的开始准备行李……
面对必须要做的工作,他则一再拖延它的开始,Deadline明明是3号,他却从2号才开始干活,同时还有一种迷之自信,觉得自己能做得又快又好……
就连和女朋友约会,他都能每次迟到……
总之,一件事如果不急到火烧眉毛的程度,X先生从来都不紧不慢,总觉得时间还早。
结果你懂的。
终于,当他第N次拖延的时候,老板和女朋友都发飙了。
“要么停止拖延、提高效率,要么滚蛋!”
X先生终于开始正视自己行动力感人的问题。
于是在那段时间里,他开始仔细观察身边那些高效率的人们,发现他们中的很多都在使用清单类的软件。
X先生如获至宝,自己也下载了1个。
他兴奋的将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事都记录了进去,还设定了每日提醒、每周提醒、提前通知,想着这下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在拖延了。
这不,每天软件都会提醒自己去做事嘛。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
他除了每天像审批公文一样,给那些弹出的事件通知点延迟外,X先生仍然故我。
眼看手头上很多工作的截止日又要来了。
X先生委屈的想哭。
“说好的清单软件能有效提高效率的,怎么对我一点用都没有?难道我真的就无可救药了吗?”
事实上,清单软件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X先生的打开方式罢了。
杂事本身不可以被管理,能够管理的只有行动。
仅仅收录事情,只会让更多事情在清单里落灰。
02
事实上,我们和高效能人士的差距往往只有一步,就是将杂事变成行动的能力。
同样是放置在清单软件里的事项,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个徒具虚名的杂事,而对于高效能人士来说,却是一个个切实可行的项目。
杂事永远是杂事,但项目确是可以细分好、拆成多个下一步行动的。
杂事和行动之间,可以通过“3个问句”来转换。
1.要不要做?
要不要做,是对一件事情的选择与思考。
如果我们去做根本就不需要做的事,就是白白地浪费时间精力,非常不明智。
因此,我们需要对手头上的事进行辨别,筛选出那些压根不需要做的事,将它们丢进垃圾箱。
毕竟人生的成功不在于做多少事,而在于做多少有意义的事。
做事要先有意义,后有条理。
很有条理、行动力超强的做错事,只会更快的南辕北辙。
2.要的结果是什么?
当我们做过了筛选,确定需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就要学会关注结果!
要具备“结果思维”,明白行动不是目的,取得结果才是关键。
3.下一步如何行动?
有一个公式可以很方便帮我们制定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那就是:
我+(时间)+动词+(关键人)+事情。
03
事实证明,“3个问句”在实际工作乃至生活中,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
举个栗子。
早上8:00,我们打开清单软件,开始做一天的工作计划。
首先,我们可以像皇帝批折子一样,扫视一遍清单里的杂事们。
这时,你看到有“筹备明天上午的办公会议”这一项,于是你要问自己:要不要筹备这个会议?
可以得到一个很明确的结论,“要,不然会被老板打死。”
确定要做以后,就可以问自己第二句话:我要达到什么结果?
要确保各部门相关人员均出席会议,保障会议顺利召开。
接下来,就要问自己“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还记得上面提到的公式吗?
我+(时间)+动词+(关键人)+事情。
这时,你的下一步行动就可以变成下面这样。
我+(要在上午9:15 or 9:30)+打电话+给各部门负责人+通知他们开会。
通过这个公式,你的杂事就可以变身为规范的下一步行动。
杂事“筹备明天上午的办公会议”就变成了下一步打电话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它就变成一个打电话的事情。
当然啦,“打电话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还要“确保场地、多媒体到位”,第三步还要“准备会议材料”……
这些都是我们做一件事,由想法到结果的系列流程,是由N个下一步行动组成的。
小结
按时筹备一场会议当然是小事,工作、生活中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有更高的效能。
例如:培养一个受益终身的习惯、自己写本书并出版、出国旅行等等。
面对这些事情时,如果不去行动,它们就永远是实现不了的杂事,我们就永远只能想想而已。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问自己“3个问句”,去得到N个下一步行动,将事情转化为下一步行动集合清单,然后一步步的去践行这些行动,直到事情去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要不要做(明确意义)+要啥结果(结果思维)+如何行动(行动公式)是一个强大的问句组合,极具价值。
这个问句组合能起到判断作用,使我们更加明确自己做事的意义、要去到的方向、要做的准备。
如果每件事,我们都可以这样问自己,那长此以往,我们也能成为自己期待中的那个高效能人士。
客官么么哒,给个赞可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