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崩乐坏,从本质上来说是人地仁心一点点地变淡了,或者说是被欲望遮盖了。当各个诸侯国的欲望开始膨胀,便渴望更多的自由,忽视礼乐制度,不希望给天子进贡,开始壮大自己的国家,他们的权利越来越大,天子的权利就越来越小。在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里,本就推崇着不同理念的诸子百家,也有不同的观点。
儒家的观点一直串联在我们的课程之中,其实就是孔子一直所期望的那样,能够恢复礼乐制度,以德治国,希望人人都能拥有仁心。我认为,孔子的期望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恢复礼乐制度的前提是每一个人都能有一颗仁心,而这在当时是很难做到的。为什么周公统治的时候,社会是如此有序呢?当时的人们可能还没有那么大的欲望,而礼乐可能更多的也只是在外在的表面去约束他们,很少人真正通过了礼造就内在的仁。所以当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被满足后,人们的欲望就会膨胀,追求权利,希望自己得到更大的自由去享受。
道家一直主张的是无为,所以这一次,他们也会选择不去恢复礼乐制度,让事情顺其自然地发展。那么道家到底有没有仁心呢?课上,老师说可能道家是没有仁心的,因为他们并不希望恢复礼乐制度。但是我觉得每个人都是有仁心的,只不过他们的仁心因为某种原因被遮盖了。
法家应该算支持恢复礼乐制度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他们所想要恢复的,是一个专制的以法治国的时代。他们觉得礼乐制度太“温情脉脉”,需要更加严厉,礼乐要更加严格。想要恢复礼乐制度,可以说他们是有仁心的。可是他们想要的不仅仅于此,而是残酷、专制。可能这就不是仁心外推的本意了吧。
墨家,主张“兼爱”,希望人人平等。他们觉得,礼乐制度对百姓来说太浪费、奢侈,所以他们也是不赞成恢复礼乐制度的。而且,礼乐制度更是由分等级来约束人们的,只有那些等级越高,权力越大的人,才能让自己的欲望一遍又一遍的被满足。因为墨家是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待事情的,而很多百姓,可能经常会因为官僚的压迫,或者高阶级的人的威胁,从而过的不太好。而这则对百姓非常不公平。
如果我在当时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里,我可能并不会完全站在哪一方,而是综合地去尽自己所能,哪怕改变当时的社会一点点。其实,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也在变。当礼乐制度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时,那它就会被淘汰,除非它做出改变。这就和生物的生存很像。当时,可能因为阶级分化的太大,百姓们认为美好的生活就是丰衣足食,但因为更高阶级的人们在这方面早已被满足了,他们就渴望更多,开始从生理需求层面上升,他们去追求名和利。在这个时候,他们的仁心就早已不复存在了。有人开始质疑天子,想要反抗,而礼乐制度挡在了他们面前,他们就暗中增强自己的权利,最后造反。
从生理需求的被满足,到欲望的膨胀,仁心被遮蔽,最后便礼崩乐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