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老家返程,我头一回坐上了村里开出来的公交车,也是车上仅有的一名乘客。
估算着时间,我告诉父亲下午三点半要从家里出门。于是,七十岁的父亲便去村委会门前侯着下午唯一一班公交车的到来。
大热天的晌午,真担心老爷子中暑。好在两点半左右,从镇上开来的村际公交车抵达。司机曹师傅拎着包正准备去老地方玩扑克。
村里坐公交的人微乎其微,开车返程时间全由司机自主把握。于是,入夏以来,曹师傅开车过来都喜欢玩上大半天,一般下午五点左右才开车返程。
每天公交车来来往往,无疑是小村庄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对公交车的票价和到发时间,村民们也是耳熟能详,尽管很少坐上它出门。
父亲知道曹师傅平日的习惯,便赶紧去等他,提前约好返程时间。司机人挺好,马上痛快的点了头。
看着满身汗湿,满面笑容的父亲回屋,我的眼角莫名的湿润。
老家山高路远,离镇上有八里多山路。好在这些年赶上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好政策,出村的大马路从土路变成水泥路,如今又铺上沥青,路面也拓宽不少。
回想自己工作二十余年来,每次回老家都要为搭车返程让父母操心。
刚开始,我还没结婚。独自回老家总想着省些路费,尽量选择便宜的交通工具。从火车站坐公交到城郊,转乘乡镇的中巴,再到镇上坐回村的三轮车。虽然车况比较差,交通也不怎么安全,但别无选择,车费也便宜。
随着改革春风到来,小山村里陆续冒出不少四轮农用车,隔壁明叔更是敢为人先。专门去镇上考了汽车驾证,还拿出压箱底的积蓄,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在镇上跑运输。
自从明叔家买了车,父母亲比明叔明婶还高兴,就因为我回家搭车比以前更加方便。
然而,明叔的面包车只有七座,根本满足不了村民外出赶集的需求。我记得那会的明叔,简直就是村里的大红人,他那辆二手车更是香饽饽。
每次回老家,想搭上明叔的车,光提前和他打招呼还不行。出门那天,得一早去他家车边上等着,否则根本挤不上车。
因为工作地离老家远,每次回家要赶乘火车。父母亲那些年为我搭车的事操心太多。
记得有一回,父亲天不亮,就赶去明叔家里敲门,预约上午搭车的事。结果两口子还没起床,嘟嘟囔囔不太高兴。父亲软磨硬泡,明叔总算答应了。原来他今天有餐喜酒要喝,都不打算出门呢!
吃过早饭,父亲拎上一个大布袋,赶忙去明叔家里候车,布袋里都是母亲给我精心准备的吃货。
明叔和我父亲开玩笑,让你家三小子少回来几趟,每回看把你累的。
父亲笑着说,他一年才回来几趟啊,你尽出些馊主意。
幸亏父亲去得早,没过多久,面包车旁边就挤满了搭车的乡邻。
我守着三个大小布包,挤坐在面包车最后排座位的一角。
车子慢慢向前移动。透过面包车后面的玻璃,我看见父母并排在原地站着,久久没有离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