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小白到大神仅用一年,他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从小白到大神仅用一年,他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作者: 萝卜特方 | 来源:发表于2018-07-25 00:13 被阅读0次

文/萝卜特方

回想起结识洛子帅老师这件事,我至今仍觉得很神奇。

那天我百无聊赖地刷着朋友圈,恰好看到实验室师弟分享了一篇文章,是洛子帅老师发表在个人公众号上的一篇狗粮文,标题是:我们在一起两年了。

一开始我只是纯粹无聊才点进去看的,看完后的第一反应是,此人文笔极佳,且思维缜密。于是,又顺手看了看他个人公号的其他文章,瞬间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在此之前我脑海中关于新媒体写作的概念可谓一片空白。

后来我托师弟引荐,加了洛子帅老师的微信。我年长他一岁,他也一直说我是他硕士同学的师兄,不必以老师相称。但我还是很诚恳地告诉他,这不要紧,得道先者为师,与年龄无关。

事实证明,这一声“老师”叫得很值。

我报了他在知识圈开设的一条龙新媒体写作训练课程,现在又在有书共读app报了这个课程的升级版。毫不夸张的说,正是因为洛子帅老师,我才解锁了为知识付费的新技能。

而随着对洛子帅老师了解的不断加深,我对他的钦佩之情也油然而生。仅仅一年时间,他便从默默无闻的小白,华丽转身变为各种光环加持的大神。这样励志的奋斗经历,值得每个人去观摩和学习。

1. 从月入7000到年薪60万+,他做了哪些事?

从洛子帅老师的自述可知,他的新媒体写作之路始于简书。

他先是在去年愚人节时,于简书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结果意外地广受好评。随后报名了大神开设的阅读课,并成功被聘用为简书世间事的主编。此后,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带队完成了繁重的审稿任务。

用洛子帅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在简书当主编的日子,锻炼了他扎实的基本功。

而之后的事似乎就是水到渠成的了。他日以继夜的不懈坚持与努力,引起了许多自媒体公司的兴趣。

2017年10月,开始给夜读帮忙。

2017年12月,跟某问答平台合作,引进了大量签约作者。

2018年年初,接触了有书,开始写拆、讲书稿,收入进一步拔高。

2018年4月,成为有书特邀总编,同时兼任有书国学一刻的主编,

2018年5月,成立有书智库成长营4营,且饭团成员已达到几百人……

现在,洛子帅老师兼任了五份与新媒体写作相关的工作,月薪早已突破了五万。但他在追逐梦想和提升自我的道路上,依然禹禹前行,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其实这才是我最佩服洛子帅老师的地方,也是我决定跟随他步伐的原因。

他并没有对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自满,而是永远都把目光看向更远的未来。他所试图做到的,不仅仅是在红海市场争当先锋,还要大胆地去开拓蓝海市场。

2. 从洛子帅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哪些新媒体大咖的特质?

虽然,我与洛子帅老师私下的交流并不算多,但结合在我是作者训练营中的一些认识,我还是能深切地感受到,同为90后,他的身上真的有太多我所缺乏的特质。

首先,他很清楚团队的重要性,也非常擅长于带领和建设团队。

我是作者训练营里较为优秀和上进的学员,都进一步加入了洛子帅老师筹划建设的三个小组,分别为:情感组、文化组和故事组,正好面向他所拥有的三类公号平台。

我有幸加入故事组和文化组,最大的体会是:由洛子帅老师把握大方向,各大组长、小队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形成了非常行之有效的良性刺激机制。几乎每一名组员,都在这种机制作用下,激发出很高的写作积极性。

他相信团队的力量,并愿意花费心思去打造理想的团队和增强团队的实力。这一点,值得每一位仍在单打独斗的新媒体人去推敲和效仿。

其次,他从不吝啬知识的分享,总是竭尽所能地去帮助后来者。

那些有幸成为洛子帅老师大弟子的学员,估计会对这一条深表赞同。

据说,他为学员改稿的态度是那种负责到底、逼着你进步的类型。而每当有优秀的写作资源或者合适的投稿通道,他也总是第一时间分享给学员。

本身作为许多大号的主编,他更是不厌其烦地去督促学员们,按照专题要求去努力写稿。他用自身经历去让大家相信——新媒体写作变现这条路,不但行得通,而且总有一天会畅通无阻。

我想,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细节,才汇聚成他无可比拟的个人魅力。他就像一块强力的磁石,将更多志趣相投的优秀写作者吸引到自己的团队里来。

套用一句某社区形容詹姆斯的话,洛子帅老师的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简称“洛有引力”~

再次,绝不固步自封,保持虚心好学的心态和与时俱进的思维。

“听说囧大一年读2000本书,我定下了阅读100本书的计划。听说教主一天写一篇说书稿,我也强逼自己两天输出一篇8000字的说书稿。”洛子帅老师曾在自述中这样写道。

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用这样一个比喻,生动地表达了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这句话看似粗糙,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洛子帅老师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要在保证足够输入的前提下,还能稳定而又高质量地输出。想要做到这一点,真的需要极其强大自控力和执行力。

但也正是这样,他才能够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攀上更高的新媒体写作之峰。

此外,他对新兴事物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大胆的探知欲。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他对某视频公号的尝试与开发上。在几乎所有人都还只将目光锁定在新媒体公众号上时,他已经在思考如何在其他领域进一步拓展了。

古人云,见贤而思齐。如若能从洛子帅老师身上学到这三个特质的一点皮毛,我都觉得可以让自己获益良多。

3. 进入我是作者训练营学习一个多月后,我有哪些感悟?

了解了洛子帅老师的励志奋斗史,我不由自主地会去想,他的成功之路可以复制吗?

假如我从现在开始,也像他一样努力写作、努力去抓住每一个机会,那一年之后,我有没有可能也达到他现在的成就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恐怕很难现在就知晓,但我慎思之后还是隐约觉得,每个人所求不同,每个人通往成功的道路自然也不尽相同。

还记得刚接触新媒体写作时,我也曾对那些十万加的爆款文不屑一顾:鸡汤文、标题党、哗众取宠、无病呻吟……类似这样的标签,也曾是我对公号文的刻板印象。

但深入了解之后,我才意识到,碎片化阅读和轻阅读是手机用户日益增多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标题能不能吸引读者去点开,甚至直接决定了这篇文章是无人问津还是门庭若市。

也许,每一位写作者,都需要在迎合受众与坚持自我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而认真审读别人的作品后我才发现,其实真正能成为爆款的公号文,都绝不是那种无病呻吟、哗众取宠的文章。

他们在受众青睐碎片化阅读的大背景下,依然保持了高水准的创作,即便只是阐述一些看起来很普通的世俗道理,也还是严苛地推敲语句、考究字词,力求完成一篇趋于完美的佳作。

这也是今后,我想要努力达到的写文标准。

结      语

他人的成功之路或许无法复制,但那些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却是留给后来者最宝贵的财富。

写作注定是一条幸福而又艰辛的路,愿大家且行且珍惜。最后,我想用文豪韩愈的一句话与诸君共勉:

文以载道,言贵独到,词必己出,文从字顺。

相关文章

  • 从小白到大神仅用一年,他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文/萝卜特方 回想起结识洛子帅老师这件事,我至今仍觉得很神奇。 那天我百无聊赖地刷着朋友圈,恰好看到实验室师弟分享...

  •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路

    现在有种流行的说法叫复制别人的成功,但是成功真的可以复制吗?我想不一定,我们可以从别人的经验和教训中,感悟成长。从...

  • 成功可以复制吗?

    今天跟好久没见的老朋友一起吃饭,主要想看看现在能否过得好,是否现在变化很大了。 聊天时又讲起她的创业故事,几年前,...

  • 成功可以复制吗?

    走别人曾走过的路,那叫跟风,走别人没有过的路,那叫创造。人生之路,不可复制,成功,自然也不可以。 荣格曾经说过,人...

  • 成功可以复制吗?

    马云模仿ebay在中国创建阿里巴巴,他成功了…… 李彦宏模仿Google在中国创建百度,他成功了…… 刘强东模仿淘...

  • 成功可以复制吗?

    前文《一代移民》中,提到了下面的观点: 父母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 作为没有背景、没有基础的屌丝人士而言,我们是都...

  • 成功可以复制吗?

    假设有三场比赛: 比赛1:随机找100个从未玩过石头剪刀布的人,两两配对,一局定胜负,胜者进入下一轮 ,输者淘汰,...

  • 成功可以复制吗?

    泽宇商业课.第七节 成功可以复制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今天我们所取得的最后成就都是站着巨人的肩膀上,否则人类文明就...

  • 成功可以复制吗?

    今天,通过发达的网络,我们能看到许多成功人士就自己的经历侃侃而谈,更有大量文章深刻剖析他们的成功史,这些人虽说千人...

  • 跃迁天梯(五):生命有迹可循

    阅读本文耗时约莫6分钟 灵魂拷问:成功可以复制吗? 提到这个提问的时候,其实我动了个坏主意。 成功可以复制吗?显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小白到大神仅用一年,他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ju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