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不想抱怨,便挺想远离抱怨。
后来发现,有时候抱怨并不是想远离就能远离的。
比如,就算不见面,抱怨会在未读消息里,等着你去打开。
比如,就算不接触,抱怨会以不同的形态潜行于信息中,等着被你刷到。
比如,就算一回家,抱怨会在最亲近的人以情绪价值的方式,等着你去接收。
因此,就算自己不想抱怨,抱怨也会如影随形。
我想把它们当成穿堂的风,过眼的云烟,路过耳朵的杂音。
不在心上留下痕迹,淡薄如醒来的梦,忘的比记得快。
世事纷扰,不如看天、看云、看朝霞。
朋友问,为何在群里越来越少看到我的发言。
我说,有些对话过了时效,有些问题没立场建议,有些话题不好发表意见。
朋友说,感觉你消失了很久。
我说,我只是多看少说了而已。
朋友问,你到底在忙着些什么?
我说,忙着让自己好好活着。
我喜欢向日葵,但其实,我并没有大家眼中那么的向日葵。
少评价,把评价放在文章里。
少建议,把建议放在自身上。
当不上清官,也断不了家务事。
世事纷扰,不如观天。
天,不会给人意见和建议,但它会给人变幻。
耕种土地,看天吃饭。
天幕下的所有生命,谁不得看着天活着呢?
科技爆发式进步,依然无法抵抗说变就变的天,说来就来的自然灾害。
天,给出了规律,却又不绝对。
宏大又神秘,迷人又危险。
有什么好抱怨呢?
不如看看天,是怎么用通勤路上的暴风雨磨炼人,再用休息日的晴空万里来哄人开心的。
有什么好抱怨呢?
抱怨完,问题不会有任何的进展。
不如看看天,渐变的天色,流动的浮云。
天很大,问题很小。
有时候,我不免反省自己,会不会过于木人石心?
近两年,自己确实肉眼可见地对回复群聊,失去了兴趣。
对组织聚会、参加聚会,失去了兴趣。
只想自己待着,跟自己玩。
或者跟动植物聊聊天,或者在麦克风前放飞。
越来越喜欢跟自己在一起的生活模式,关注想关注的,不想去理别人的家长里短。
不似这烦间,天空广阔,包容万物。
世事纷扰,不如观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