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水的第二天,依然是晴朗的日子。吃了早餐,我们去看了建水十七孔桥。
建水十七孔桥又名“双龙桥”,在城西5公里处,根据史料记载,这座桥不是一次性建成的,而是分成了两次建设。乾隆年间先建了三孔,道光年间又建了十四孔、与之相连。
建水被称为“一座活着的古城”,古建筑很多,其中十七孔桥也是代表性建筑之一。
我们到达的时候,远远看到桥上已有游客走动的身影。想起卞之琳《断章》中的诗句“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的游客也成为了一道风景。
十七孔桥横架在应天湖上,桥的倒影映在蓝色的湖中,湖光桥影,水天一色,分外美好。平素见到的桥多是少孔的,像这样规模宏大的多孔桥很少见,十七孔桥自有一种磅礴气势和对称美。
我们沿湖走到桥上。桥头两端各有一座楼,中间有一座楼,楼上都有铜铃,在风中发出悦耳的鸣响。桥上的青石板经过数百年岁月的打磨,光滑铮亮,斑斑驳驳,有久远的历史年代感。游人倚着桥廊拍照,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从十七孔桥上走下来,前面是铁路,冬樱花在轨道两边开着。在建水坐小火车观光本是游建水的必备体验,只是这几天来游玩的人实在太多,小火车票已售完,我们只好放弃了这个景点。
下午去逛紫陶街。
建水紫陶,别名滇南琼玉,是建水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水陶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含铁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无釉磨光,精工细磨抛光,质地细腻,光亮如镜。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
走进紫陶街,到处都是紫陶店。店门有鲜花装饰,店里店外都摆着紫陶制品,多是茶具,有套装,也有单个的茶杯、茶罐或其他紫陶器皿。紫陶杯子拿在手中沉甸甸的,有泥土的厚重感。紫陶街的紫陶制品可谓琳琅满目,价格也高低不一,贵的有上万的,便宜的也有几十的,不懂紫陶的人看不出来它们有何区别,我们也不敢贸然购买,只选了价格适中的,孩子爸买了一套茶具,我和女儿喜欢粗陶花瓶,看上去有复古文艺气息,我们各选了一个,想着带回去放在书房里,插上一两支蜡梅,这粗陶花瓶便有了灵魂。
逛完紫陶街,又吃了建水的小吃,是告别建水的时候了。这座滇南的小城,以温暖的阳光、美味的食物、美丽的风景和盛大的热情接纳了我们,我们带着对这座城市美好的记忆离开,若是有缘,以后还会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