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品有警示人性的妙用,可谓神作,现时代缺的就是神作。可中学生课本里渐渐没有了踪影这是为什么?
1
鲁迅的杂文和小说写作,周作人的散文写作,这是近现代文学公认的两大脉络,但是鲁迅的文章近些年引发出了很大的争议,乃至于被请辞出语文教科书就是一种例证。不是鲁迅的文字不好,而是当代的读者已经对那种生硬的汉语产生了阅读障碍,那种汉语是无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我们在文章偶尔引用那种文字的时候,也觉得突兀,很不方便。周作人的文章亦如是,如果不是专业研究的需要,很少有人会阅读那个时期的作品。
我自己有一个观点,中国现当代文学从五四到八十年代基本都是在破坏和形成自己的传统之间摇摆不定,真正成熟到可以成为典范的,是汪曾祺的作品。之前跟几个朋友聊天时候提到,沈从文与汪曾祺这对儿师徒之间,到底是前者的作品好,还是后者的作品好。有人说是沈从文的好,因为他的小说给现当代文学注入了一股清流,可以看到未受政治风暴侵染,延续未中断的民间和古典传统,充满了自然气息,健康人性的写作理路。解放后都说沈从文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可见西方也是很认同中国文学中的这一脉。但是从当代文学的眼光看,沈从文的作品的问题在于,他的文体是古旧的、未成形的、拗口现代汉语写作,这种文体让现代的读者阅读产生了很大的隔膜,而同样是文白相间,同样是描述古典意境,汪曾祺的文体是已经成熟到平易、流畅的汉语写作。鲁迅的文章被请出课本亦是如此。
鲁迅研究中有很多好的学者,他们能把鲁迅的思想挖掘很深,化为我用。但是鲁迅研究的很多著作都缺乏一种同等的高度,即是说,你能诠释鲁迅的思想,但是没法用鲁迅的方式表述出来,于是很多著作的书写显得晦涩难懂,读起来令人昏昏欲睡。某种意义上说,很多学者都没有领悟鲁迅对语言的诗意与审美的锤炼,对文体的重视。 唯一能找到的只有思想,思想,思想。从未想过,就算是思想也需要交流,需要鲜活的表达方式,需要别人的理解,才能有新鲜的生命力。我个人认为,正是这种文体意识的忽视和欠缺,导致现在的鲁迅研究停滞不前。年轻人对鲁迅不再感兴趣,不是因为他们读了鲁迅的文字,恰恰是他们没有读过鲁迅的文字,只是读过鲁迅的研究,从那些转述的只言片语,残片断章中拼凑出一个愤激如火,金刚怒目版的鲁迅。
2
首先我想用鲁迅的原话回击将鲁迅赶出中国教育书本的人,“你要看中国,不能看帝王将相,要看地底下的人。有一些真正为中国奋斗,不断奋斗又不断抹杀的人。这些人是中国的脊梁。”如果你看当下中国,官员和知识分子会非常失望。鲁迅并不是悲观的、虚无的,总谈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之类的问题。
鲁迅文章的批判性很强,这是中国人所欠缺的,青少儿读他的文章,日后自身思维会变化非常大,但也是这个让和谐的教育局淡化他的原因。
当然,鲁迅文章从中国的青少儿教育离开,也给更多的人机会,将来的差异化也会更大,从这个角度来看不是坏事,不是每个人都喜欢鲁迅,但不妨碍他成为中国现代白话文典范前三人——鲁迅、周作人和胡适。
3
鲁迅先生的文章可以说非常犀利地反应了一个时代,抨击了腐朽的封建主义以及当时社会和人们的愚昧,落后。比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另外一些作品又是我们小时候的回忆,比如社戏,从白草原到三味书屋。
以上作品都是我们在中学时代多多少少都接触过的,但是鲁迅作品之所以说要退出课本,无非就是因为:作品年代久远;作品里面有些生僻字,通假字;作品难以读懂;甚至一些中学老师也不能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意义,更别说用来教学生。
但鲁迅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其作品也是文学上的经典,要退出课本那是万万不能的。
简言之:
第一:鲁迅作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丧失。
鲁迅生活的年代,是处于清末民初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整个社会充满着新旧思想的对立,鲁迅本身的行为方式和结局就是这种矛盾的产物。以他的婚姻为例,受传统思想影响,他不忍心违背母亲的旨意,与一个并不相爱的女人拜堂成亲而不拒绝。另一方面,他又忍受着巨大的内心痛苦,准备孤苦一生,直到后来遇到了他的红颜知己——学生许广平,才在晚年获得了爱情。所以,在鲁迅的文学创作的主要时间段,都是在愤世嫉俗、抨击社会中度过。直面正视惨淡的人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是他的人生态度。这也就决定了鲁迅文学的主要风格是批判性文学。拿到21世纪的当下,已没有了更多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鲁迅作品主要使用的语言是文白相间的过渡性语言。阅读他的作品,要想完全弄明白,是很有难度的。
1.需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语言习惯。2.老师通常要进行细致的讲解和辅导。3.白相杂的结果,导致文章既难理解,对学习者而言,又难以学而致用。4.相对而言,还不如学一学更难懂的诗经离骚之类的作品,收获更大。
总之,除了研究历史和文学的专家学者之外,对于一般的学习者来说,鲁迅的文学作品比较难懂,同时学了以后,其对当代写作的指导意义并不大,所以在学校课本中鲁迅的作品慢慢减少是必然的。
网友评论